- 吴理财;方坤;
当前政府在合作社治理中的典型偏好有其独特的产生过程和机制。地方政府的治理困境、政绩压力以及合作社内在的发展需求,共同推动着合作社典型治理的生成。典型治理是政府在社会动员不足情况下的一种选择性治理,是政府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政策实施的一种手段。县域典型治理是在政府推动下对典型地区的复制与强化,政府、精英与市场之间的互动是典型治理的动力源头。具体而言,政府治理困境和治理压力是典型治理的现实动力,市场的选择偏好是典型治理的外部推力。但典型治理主要关注政府层级内部的运转,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转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人民群众的治理主体性。
2018年02期 v.45;No.189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张爱军;李文娟;
网络社会是虚拟社会。网络社会使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及其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公共权力中心和重心发生位移,网络基于个人情感与信念对公共权力及其主导的公共舆论进行解构与重组,影响了公共权力的权威性,并给公共权力的执行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公民权利被无限放大,在网络空间产生乌合之众、群众社会和群氓社会。网络公民参与的各种形式最后都归于网络公共舆论,并产生"无根之根"的政治与"泡沫政治"。由此,化解"无根政治"与"泡沫政治",让政治回归其本来面目,必须提升对网络社群主要矛盾的认知水平,重建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新型关系,加快建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步伐,化解"政治肥大症",建立网络预警机制,采取网络反腐与现实反腐相结合等措施。
2018年02期 v.45;No.189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保伟;樊琳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格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之间具有深刻的共生性、协同性和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提出了协商民主所需要解决的大量议题及解决框架,也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实践载体和驱动机制;协商民主既以制度化的设计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权利和资格,也具有塑造公民责任、提升公民素质、优化决策模式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由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应有的主体条件和制度基础。深刻认识协商民主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既有助于把握发展协商民主的具体条件和现实要求,增强发展的开放性、协同性和自觉性,也有助于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生性和独特性,把握其生命之源和生成之根。
2018年02期 v.45;No.189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全利;
循证实践以循证医学为理论基础,其所倡导的"以证据为本"的核心原理和方法能有效增加研究命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随着循证实践核心理念和循证实践方法的发展,循证实践曾一度被东西方学者力行推崇,认为循证实践是中外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模式。随着社会科学领域中"循证实践运动"的兴起,循证实践在中外社会福利政策领域不断得到推广运用。然而,其过于强调研究证据的片面化主张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文主义的研究伦理,但也会增加程序化、公式化所造成的政策僵硬风险,循证实践的使用是有限度的。在民生治理精细化背景下,既有民生治理对象方面的精准性与普惠性之间的矛盾,也有民生治理内容方面的托底性与发展性选择之争。社会工作通过循证实践介入民生治理,能在民生治理政策的制定、实施及评估环节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在社会工作介入民生治理的方法选择上,要发挥循证社会工作的方法论优势,避免传统循证实践的潜在工具化风险。
2018年02期 v.45;No.189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0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田晖;黄静;
基于贸易三元分解法,利用中国与42个贸易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分析文化产品出口的决定因素及其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固定贸易成本等负向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流量,而市场规模、人均国民总收入、劳动生产率等对其产生正影响,且不同维度上的文化距离影响各异。文化距离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数量无关,地理距离则与其负相关。贸易目的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正向影响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数量,而自由贸易协定对其无影响,却正向影响文化产品的出口广度和价格,贸易目的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对二者无影响。外部经济冲击分别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数量、价格产生负面与正面影响,而固定贸易成本与二者无关,外部经济冲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广度影响甚微,而固定贸易成本与其负相关。此外,市场规模、劳动生产率对文化产品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也不同。
2018年02期 v.45;No.189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蔡晓珊;陈增欢;
知识型企业创业受制于经济、科技、人才、融资、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制度与文化等多维环境要素的制约。基于广东地区21个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要素越优越的城市,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发展水平越高。由于环境要素发展程度不同,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发展差异明显,而珠三角内部城市间创业环境发展差异也最大。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促进不同区域间的创业环境协调发展。同时,要加快以科技环境、人才环境、融资环境与知识产权制度环境这些异质性环境要素为主的环境建设,缩小不同地区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的差距,促进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资源流动,实现区域间知识型企业环境协同发展,全面优化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
2018年02期 v.45;No.189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史雪娜;王蒙蒙;熊晓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进入发展高速期。本文利用2004-2016年30省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但是受到OFDI规模的限制,即OFDI存在双门槛值。各地区由地域特点不同,OFDI对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在一定规模之前对外直接投资量较少,不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达到一定规模之后OFDI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同时,各地区投资水平、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研发投资、进出口贸易和政府支出也对经济增长存在不同的影响。
2018年02期 v.45;No.189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韦惠兰;罗万云;
为了精确识别贫困区农户生计脆弱性及影响因素,本文利用河西走廊6县市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展开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生计应对环境灾害和市场波动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生计脆弱群体在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生计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户年龄与生计脆弱性呈倒"U"型趋势,农户收入对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其门槛值为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从影响因素来看,劳动能力、教育、收入、外界援助、医疗保险与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呈显著负相关,而水资源紧缺度、沙尘暴发生次数与农户生计脆弱性显著正相关,改善自然条件和治理环境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因此,要处理好环境与贫困的关系,避免陷入"贫困陷阱",积极开展多元化扶贫,注重家庭生计能力的提升,实施针对性的扶贫项目,鼓励农户寻找替代生计资本的转换能力。
2018年02期 v.45;No.189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侯宏伟;李群峰;
基于2017年河南省黄河滩区8个县区的调查数据,在构建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测量扶贫资金流向和贫困群体的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精准扶贫帮扶的农户家庭贫困中,供养大学生、劳动力伤残和大病支出等急难型冲击是某些农户能够通过村民民主评议获得精准扶贫帮扶的主要原因,精准扶贫政策在社会保障缺失时承担了额外的社会救助责任。由此,应将现有贫困户识别标准由单一贫困线变更为家庭支出负担多维指标,进一步拓展现有精准扶贫的政策对象覆盖范围。同时,应建立专项大病医保制度,加强对大专以上院校农村学生的资助,扩大农村低保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2018年02期 v.45;No.189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贾坤鹏;
"法术势并用说"是韩非思想研究的主流观点。它创始于冯友兰,发展于民国,兴盛于现代学术界。然而,"法术势并用说"于韩非著作缺乏文献依据,并非韩非本人的观点,而是后人之发明。造成此说的直接原因是对文献的误读和剪裁。事实上,韩非主张的"任势",就是主张运用"法术"、"赏罚"、"毁誉"。韩非虽然肯定了"势"的重要性,但却否定了"势"的独立性。君主之所以能够善于用势,是因为他善于运用"法术"、"赏罚"、"毁誉"等,离开这些,就无所谓处势、任势。进一步说,基于"法术势并用说"的"法术势核心说"亦难成立。"法术势"理论在创立之初便在研究方法、研究材料、研究内容上存在未经充分论证的预设。总之,韩非思想是"法术并用"而非"法术势并用",其核心是"法术"而非"法术势"。
2018年02期 v.45;No.189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邵华;陈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钱穆、徐复观、唐君毅三人曾就《中庸》考释等相关问题有过激烈争论。钱穆、唐君毅都主张《中庸》晚出孟、荀之说,徐复观则坚持其成书早于孟、荀。徐复观、唐君毅二人都主张对《中庸》诠释以心学路向为宗,但徐复观又消解形而上学,突出心学践行特质,与唐君毅的思辨形上路径有所区隔。徐复观、唐君毅亦反对钱穆以道家思想汇通《中庸》的思路,并对其考证方法提出批评。争论虽未形成共识,却显现出港台新儒家群体内部在经典诠释上所同不胜其异的一面。
2018年02期 v.45;No.189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翠平;
生态学理论还原与一般科学哲学相关主题相比较,既有共性的问题如术语还原问题,又有该学科特有的问题,例如理论模型的还原问题。对生态学理论还原可能性的论证,不能刻意忽略或回避其理论特质,而抽象地给予批判或辩护。生态学理论术语间存在通过协调定义、经验事实、共指称等部分通约方式,但是不存在"同义性"或"单向衍推分析"的完全通约可能。因此,就生态学研究而言,以"可连接性"和"可导出性"为桥梁的理论还原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没有必要的。生态学解释性还原仅具有部分意义上的可能性。从尊重生态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种自然化的认识论立场,发挥还原论的方法论指导功能,对生态学研究更具现实意义。从"科学统一"到"促进解释"的这种还原功能的转变也符合当前科学哲学领域还原论的研究趋势。
2018年02期 v.45;No.189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力源;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盛、自由时间的增加,以及创新需求的凸显,人们对休闲消费个性化发展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但是,人们在挣脱原有束缚的同时,又因休闲消费个性化发展中目的和手段的颠倒、供给和需求的失衡、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断裂,而陷入"用经济价值等同人本价值"、"以个人欲求取代发展需要"、"将个性自由覆盖社会责任"的个性化发展假象之中。作为马克思精神的绝对忠诚者赫勒,其个性发展理论在吸收了马克思异化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侧重于道德和美学探析,对其思想的辩证论析和客观扬弃为明晰我国个性化休闲消费特征及其实现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8年02期 v.45;No.189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单一飞;
新时期国民文明素质内涵,表现出由基本的价值观、审美观向现代文明价值观、审美观的转型和升华,与文明素质文化内涵在"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的生成中相统一。国民文明素质关系是植根于国民文明素质的本性关系,包含文化观念关系、结构关系和发展关系,与文明素质文化生成的内涵价值关系、扩展素质结构适应关系和主体素质发展关系相统一。国民文明素质具有文化认同、内化与外化实现属性,与文明素质文化实践观生成的实践价值观、内化观与外化观相统一。因此,国民文明素质属性生成与实现文明素质文化价值创造相统一,其目的是实现人的素质本身。
2018年02期 v.45;No.189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薇;
审美大众化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引发审美主体日益增长的审美诉求与审美优质资源配置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阿多诺审美救赎论具有深刻的问题意识和内在的价值指向。从审美救赎的必要性来看,阿多诺主张以审美达成个体解放与社会清明,启发当代审美应发挥提升个体境界、重振审美风气的重要作用。从审美救赎的可能性来看,阿多诺提倡艺术与生活保持距离,昭示当代审美应以独立品格与自由精神,遏制交换价值,抵御物欲私欲,成为商业消费的制衡力量。从审美救赎的可行性来看,阿多诺美学理论遭遇内在逻辑悖论和外在现实压力的双重困境,导致审美乌托邦幻灭,启示当代审美应以开放包容的对话姿态,建构多元共生的审美体验,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审美生态环境,由此实现主体自觉的本初要义,完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领风气的时代使命。
2018年02期 v.45;No.189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宁;
在"十七年"(1949-1966)小说中,性别分工叙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革命历史小说中,大量女性投身社会工作,却处于"男外女内"的再分工中。生产建设小说再现了女性艰苦卓绝的努力,又遮蔽了个体内在的声音。解放的潮流中,女性仍然是承担家庭劳动的妻子与母亲,身份分裂的痛苦在热情的叙事中被挤压、遮蔽。从尊重女性个体出发、适度强调差异性的平等的途径值得探寻。随着时代的变化,期待在同一与差异的动态平衡下,趋近平等的追求。
2018年02期 v.45;No.189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翼;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李凖、乔典运、张一弓、田中禾等作家创作的集聚式爆发,评论界开始有意识地以"河南"为纲将个体作家整合为特定的创作群体。在由"河南作家"到"文学豫军"再到"中原作家群"的阶段性命名转换中,研究者借助精英文学、文学体制的理论资源、话语资源,通过文学化、文学史化、意义化等策略逐渐完成对河南文学创作群体的经典建构。由于命名之于河南文学创作群体经典化的重要意义,厘析命名中的特征描述方式、成员界定标准,梳理命名的使用范畴、应用效果,考察驱动命名的问题背景、内在动机,探究建构命名的理论资源、话语资源及其深层结构,能够深描其经典化路径,由知识生产而至社会文化、精神心态,还原这一经典化过程的历史语境。对河南文学创作群体的命名与经典化并非特例,在河南作家被命名、被经典化的前后,文学川军、文学湘军、文学陕军等地方文学创作群体相继出现,形塑了当代文学的文化地理版图。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考察新时期以来河南文学创作群体的命名并非囿于一地、一时,而有可能成为解读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化深层结构的另一种路径,呈现精英文学与文学体制间的辩证张力。
2018年02期 v.45;No.189 14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俊杰;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发现东方"的又一重要标志。莫言文学作品深具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凸显民族身份与东方元素,书写民族文化与历史变迁。他以"民间写作"中的民间立场、民间叙事模式、民间文化与艺术等,将本土经验超越文化全球化与均质化,典范地呈现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全面深刻地描绘人性并展现出崇高的悲悯,充满创造性地实现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还乡。他的成就实现了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探索与彰显,对世界文化经验的成功回应,为中国文化自信力提升作出了贡献。
2018年02期 v.45;No.189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