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秀琴
柯尔施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其实践哲学建构起来的,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则是通过其霸权理论建立起来的,他们二人又都是以对哲学问题(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来完成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工作的。因此,哲学、“实践”与“霸权”是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基本范畴。正是从这些基本范畴出发,他们在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重新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践哲学”及其“转型”和“文化霸权”及其相关问题。在前一个领域,主要讨论的是意识形态理论的视角问题,而后一个领域则主要讨论的是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所要关注的核心话题。
2005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谢礼圣,毛兴贵
自古希腊以来,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就成了西方哲学具有特殊重要性的组成部分。这种追求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由于直观问题关系到知识的来源、标准、确定性等认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从哲学产生伊始就已潜伏在其中了。随着西方哲学认识论的逐步展开和不断推进,直观问题经历了潜伏期、萌芽期和发展成熟期,逐步成为近现代哲学家不可回避的认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
2005年04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毛枳鑫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儒学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活与自由等;道家的基本哲学思想是通过“无为”来达到人与道之间的和谐,强调顺乎自然,注重自我,崇尚个性自由。隋唐时期进入鼎盛时期的佛学,将抽象的佛性与具体的人心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对主体自我的肯定而一步步走向对人的生活的肯定,走向了对儒家伦理的认同,确立了中国佛教“出世不离人世”的基本特色。
2005年04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申永华
哲学教学在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在于涵养德性。但当前我国高校的哲学教学中大量地存在着违背哲学教学根本旨趣和价值取向的倾向。因此,哲学教学理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2005年04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亮
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了全面研究,创造性地研究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手段和形式。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系统论,即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发展过程论,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动态过程。历史主体论,即人是全部历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担当者,社会通过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和发展。社会自然统一论,即人类社会的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是统一的,人类史和自然史彼此相互制约。世界一体论,即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历史愈将成为世界历史。
2005年04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邓如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个必然的历史过程,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结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过程,是这一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应对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战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这一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必然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逻辑基础。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科学理论的把握,从而坚定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性。
2005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俊丽
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协调进步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整体趋向论、社会协调发展论和历史进步主体论等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创新的最新成果形成的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了历史进步和主体发展的规律,是思考中国社会现实和着眼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
2005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玲
和谐社会构建的丰富内容和深层内涵中,有诸多层面与心理学紧密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社会心理发展的趋向,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条件和保证,健康和谐的心理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二者互为因果。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既是对党建工作的要求,是对每个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应是对社会每个公民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的共同要求。当前社会心理存在种种不和谐的表现,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渗透心理学的实际应用,需要以和谐社会观为核心,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005年04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振国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开展现代公民教育,培育现代公民意识这一重大任务已被提到日程上来,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及其追求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005年04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穆广杰
信息化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目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全民信息意识薄弱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开展信息化理论研究。
2005年04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雷声
“三农”问题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重大任务,没有农村、农业、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农业的现代意义表明,农业实行以工业化为本质的产业化经营,是全面建设社小康社会的主要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严重状况表明,农村走城市化、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使中国农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能够与中国城市居民一起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主人翁的必然举措。
2005年04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石清霞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实行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变革,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合理调整、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促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关键是建立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农村组织制度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2005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正晓,王凌燕,王建英
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安全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金融安全对维护一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外学者一般将金融安全放在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中探讨,我国学者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才开始重视金融安全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金融安全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论述,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金融安全问题,特别指出加入WTO以后和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所特有的主要金融风险,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2005年04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保民
我国严峻的失业状况和落后的失业研究现状,都迫切要求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立足于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然而,我国既有的研究失业问题的理论视角,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还是西方失业理论,都无法承担起研究中国失业问题的理论基础的重任。中国失业问题研究迫切需要新视角。
2005年04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朱选功
本文利用1997、2002年河南省的投入产出表,从影响力、感应度和各项最终需求对于制造业各部门生产的诱发程度三个方面对河南省六大产业部门进行了产业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构想。
2005年04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曹刚
法律的道德理念是指法律所致力追求的理想的道德价值,即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下,扬善避恶,调谐人的利益关系,并最终求得现实条件下的正义价值的实现。法律的道德理念有三个层面:“扬善避恶”是外在于法律的最高道德理念;“和谐”是内在于法律的上限道德理念,正义是内在于法律的必须追求的道德理念。正义在法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四种,即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契约正义和程序正义。三层理念相互联系,逐次递进。
2005年04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程秀波
道德的法律化是道德与法律关系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道德的法律化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有着学理上的根据。同时,道德的法律化又必须受到应有的限制。既不能不区分道德的性质盲目地实施道德的法律化,也不能不顾道德与法律各自的特点,把所有的道德要求都直接移植为法律。
2005年04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周宝妹
在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社会背景之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不断进行改革的过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以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权利为宗旨,但是并不能由此而进行不切合实际的权利保护承诺,从根本上使社会保障法律形同虚设。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法主体的体系和对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分配时,要对主体在社会保障法领域内的利益进行平衡。
2005年04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雅
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虽然对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维持行政秩序有着重要意义,但其漠视行政相对人基本权利的做法却明显地与人权保障的时代潮流相违背。从一些国家和地区行政法学理及司法实务对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批判和修正中看出特别权力理论呈现三方面的发展趋势:特别权力关系的适用范围日渐缩小,特别权力关系相对一方基本权利的限制应当具有法律根据,特别权力关系事项接受司法审查的可能性日渐扩大。
2005年04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张在范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关系到民事纠纷的正确解决和当事人权利的保护,体现了法律对相互冲突的民事利益的平衡和选择。无论从实际情况来分析,还是从过错责任原则的制度价值以及国外破产立法来看,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只能是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说不仅无益于侵权行为的预防与遏制,反而只能打击和挫伤破产管理人的工作积极性。
2005年04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杨建军
不纯正不作为犯在刑法中没有予以明确的规定,对其的处罚是以作为犯罪的法条定罪处罚的,那么如何实现不作为与作为的等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通过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值性的理论考察,可以发现等值性的认定应该从作为义务以外进行论述。等值性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的存在地位,从作为义务内部论述等值性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完整的。等值性应该从不作为的客观载体,即作为义务的存在、作为义务的强度、危害结果以及实施行为时的客观情状等因素综合判断。
2005年04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邓剑光
秘密侦查的正当性,源于犯罪控制与个人自治利益的价值冲突与合理平衡。但是,任何合理的价值平衡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层次,它必须而且也只能通过一系列的原则、程序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来具体展示。我们应根据秘密侦查措施强制性程度的序位,依次确定大小不等的适案范围;在适用上,通常遵循必要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并区分司法令状与行政令状程序。
2005年04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光怀
司法从属于行政,这历来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汉代各级政府中均设有专门负责司法的掾吏,我们统称之为“狱吏”,他们是汉代司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王朝对这些狱吏十分重视,贵治狱之吏为汉代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汉代,这些“狱吏”不仅在司法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影响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对汉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5年04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华
汉安帝时期各类灾害发生频次高,分布范围广,发展态势凶猛,灾情严重,连锁性、群发性等特点显著。安帝时期的荒政体系,分为务虚性和务实性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括巫术救灾和皇帝百官减损礼乐、反躬自咎、以身作则两方面内容。后者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灾前预防对策,其内容有:疏浚河渠,引灌农田;积极筹措、储存备荒粮食。二是灾时抗御、赈济对策,其内容有:认真实施灾情奏报制度,严禁隐瞒虚报;发放钱物,遣医就地治疗,收葬死难者;调粟禀贷。三是灾后补救恢复对策,其内容有:收养灾民子弟,稳定灾民情绪;招抚流亡,鼓励占籍;开苑囿、假公田、赐粮种,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减免赋税徭役;减省贡献,提倡节俭。
2005年04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国锋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草原民族的文化惯性势必严重冲击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和思想。赵天麟以一介布衣向皇帝上了六十二篇奏折,要求统治者尽快适应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正统思想,恢复社会秩序;重视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建设,反对法律中的民族不平等现象,重视法律的宣传工作,反对肆意大赦,反对对官僚士大夫滥施刑罚的法令;主张国家要用法令的形式规范农业和桑蚕业,提出颁布法令限制土地兼并,表现出强烈的抑强恤民的法律思想。
2005年04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志友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曾多次反对过“毛泽东主义”这一提法。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反对王稼祥、萧三等人试图用“毛泽东主义”来替代“毛泽东思想”;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反对吴玉章建议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加以宣传;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反对部分同志提议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反对林彪、康生等人力图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加以吹捧。
2005年04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自更
16世纪30年代,克伦威尔全面主持英国政府事务。他审时度势,以宗教改革为契机,对外打击罗马教廷的势力,确立起国家的外部主权,对内削弱教俗贵族的权力,确立了国王的最高权威;并通过政府改革构建了国家机构的模式,使国家以制度化的方式开始运作,规定了英国政府机构的未来走向。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于:他启动了英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化过程,为英国近代国家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民族的经济空间”。
2005年04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士国
19世纪后期,由民粹派制造的恐怖主义事件在俄国接连发生。民粹派的恐怖主义活动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行动。其错误理论是拉甫罗夫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和特卡乔夫关于进行恐怖斗争的策略思想。恐怖主义活动不仅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且带来了极其有害的结果:首先,它消耗了本应属于革命运动的力量;其次,它造成了很多无辜者的牺牲及大量财产的损失;最后,它阻滞了俄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2005年04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德宏
台湾同胞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对敌工作;进行医疗和制药工作;制造战时急需物品,帮助恢复和发展生产;开展武装斗争;团结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一起抗日;发起台湾光复运动和参加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被强征到日军中的台籍士兵纷纷起义投诚,参加抗日。
2005年04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德教,赵文莉
从七七事变爆发到同年11月24日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闭幕,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罪行始终抱“中立”、“不干涉”政策,国联会议、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之所以没有对日本侵华实行制裁,也主要是由美国政府的绥靖主义政策造成的。
2005年04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哲
二战后日美国家间战争赔偿经历了惩罚性的“拆迁赔偿”与象征性的“协议赔偿”两个阶段。战后初期,美国远东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根除日本的战争潜能,使之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以“拆迁赔偿”的方式,强制日本把被指定的工业设备赔付给曾被日本占领和破坏的国家,重点是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以遏制苏联对东亚的影响。但随着中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和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一改先前对日本打击的政策为利用和扶植日本,对日本的赔偿政策也转换为旧金山《对日和约》中规定的“协议赔偿”。美国对日战争赔偿政策的转换,严重损害了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的利益,使原来战胜国对战败国之间的惩罚性赔偿变为日本和索赔国之间对等的象征性协议赔偿,致使赔偿性质和赔偿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导致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对外扩张、军国主义重新复活、拒不承认战争加害和战争责任、战争史观日益右翼化、亚太地区形势长期紧张等严重后果。
2005年04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宝记
在文学发展史上,传承因袭是促进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屈原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独具魅力的作品,赢得了有汉一代作家的纷纷追慕,形成“屈原情结”。“屈原情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两汉文学的发展,对后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体裁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005年04期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书文
中国当代先锋家族小说的突出个性在于其对生存问题的关注,传统的家族叙事与现代生存母题的言说互为表里,透过家来写人的生命存在与生存困境,揭示人性的反常与扭曲,人的有悖家族伦理的行为显示的是人性的尴尬和无奈,现代人在精神家园失去后的迷惘。它们在解构家族伦理、家族亲情的同时也走向自身的颠覆与解构。
2005年04期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鲍昌宝
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诗人遭遇到都市社会文化语境,精神上经历了巨大的惶惑和痛苦。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人以陌生人的身份流浪在都市中,对都市文化的态度呈现着二重性:纵情于都市文化的物质繁荣,但又在孤寂与颓废中把都市看成是“恶之花”。“都市—妓女”的表达模式成为中国新诗这一时期对都市的主要感知方式。纵情于欲望的狂欢,怀想失去的乡土家园,形成中国诗人精神上的颓废与忧郁气质。
2005年04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克林
老舍通过对北京裕泰茶馆兴衰、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出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半个世纪内中国腐朽和黑暗的历史。全剧以“三组风俗画”的创新形式,一幕一个时代背景,通过情节设置、人物遭遇、横面对比,形成强烈的垂直反差,产生了独特的悲剧效果,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认识真理。
2005年04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玉红
本文对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的语言特色进行了实例分析,论述了小说在用词的准确、恰当方面达到了精当至极的高度,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方面,各显特色又浑然天成。
2005年04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鹏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纷繁复杂性、多元多样性和无序组合性。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学,可以发现它在内容取向上大致有摒弃宏大叙事、削平深度模式,“祛魅”文本意义、呈现不确定性,重视现时感觉、追求平面肤浅,戏拟原创文本、倾向互文叙述,意义播撒延异、等待读者解读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2005年04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宏
芥川龙之介的晚年作品《玄鹤山房》描写了主人公堀越玄鹤患病将死前周围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着重刻画了患病前后的玄鹤从追逐权贵、热爱“人工”到淡泊名利、渴求“自然”的心理变化,从而折射出作者晚年的心象风景———对充满虚构的“人工”社会感到疑惑,却又无法融入“自然”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2005年04期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任虎林
传统批评中,人们大都将海明威的早期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女主人公勃瑞特的性格特征概之以女巫或妓女。如果从一个新视角对其重新审视,就会发现勃瑞特以关爱的圣母美德昭示着人们,将其性格定位以女神更为合适,更有利于读者深层次认识该小说的主题意义。
2005年04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付云
在世界文学的茂密丛林中,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无疑是两棵参天巨木。他们留给东西方戏剧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而当代的研究者多注重他们作品中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的研究,很少论及他们作品中显现的浪漫主义风格。从历史背景和作家作品出发,研究两位大家剧作中浪漫主义风格的深层文化意义以及它出现的原因和它对后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04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建芳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纵观转换生成语法发展中深层结构、表层结构、语义解释之间的关系,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起一定的作用。从相关理论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从而可见转换生成语法的方法论特点,即理性主义、演绎性和形式化。
2005年04期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卫琪
唐代不仅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艺术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反映在绘画上,画家创作热情高涨,作品规模宏大,气象万千,是中国绘画史上辉煌夺目的一页。但是唐代绘画传世作品极少,甚至可靠的摹本也不多。以杜甫的题画诗为着眼点,分析唐代几位画家的创作概貌和他们的部分经历、思想,对于了解盛唐时期的绘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05年04期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清富
黑格尔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精神的培养。他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但人不是天生就是自由的,要完成自在的自由向自为的自由的飞跃,需要教育对主体的解放,教育是人的精神发展的绝对环节。黑格尔这种侧重精神培养的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教育在内容上强调国家法律和社会伦理规范的灌输,实施这种教育则需要家庭、市民社会以及国家的共同努力。
2005年04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宋新
平衡心理在学校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平衡中发展,在平衡中和谐。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化不平衡为平衡。平衡心理在学校管理中的主要模式为:平衡心理与天平心态,以公平为标准满足多数人的心理需要,坚持一个标准,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感觉平衡。平衡心理与伞架效应,学校的管理模式为伞架型,呈放射状,坚持等距标准,每一个成员都保持同心的距离,发挥每一根骨架的作用,保持全局整体性。平衡心理与键盘效应,每一个人的需要既有共性更具个性,价值观呈多样化,在弘扬主旋律的原则下,要缩小不平衡心理差距,尽可能满足个人需要。平衡的作用在于促进学校工作的发展,而事物的发展来自运动,运动来自失衡,平衡心理在管理中充当了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2005年04期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宇红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树立现代教师专业的理念、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合理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优化教师专业知能等几方面入手。
2005年04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志春
当下的教育在重视“何以为生”之时,却忽略了“为何而生”这样一个终极的教育目标。对物质追求的迷失和生命意义的缺失,生存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意义感的消失,人际关系的淡薄和孤独感的产生,功利主义对教育的统治和理想信仰价值的弱化,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观念等,使得生命教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亟需重视。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和感悟生命的意义。通过建立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的科学生命观,开设生命教育课,让学生在生命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宝贵和力量,把生命教育置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以期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2005年04期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张长伟
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学校、社会、贫困生的家庭等已经作出诸多努力,初步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在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和情感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支持力度不足、忽视负功能、网络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为了科学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必须构建新的主体多元化、内容系统化、机构专门化、方法专业化的高校贫困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构建新网络的过程中,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态度,采取维持、强化、放弃、改革、创新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2005年04期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雷力
为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高校图书馆要转变对图书馆事业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对社会和大学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从资源建设、服务项目配置还是服务格局和操作细节上,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赢得空间,赢得高校师生、社会读者的信任和支持。而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好坏优劣,最终也离不开人的服务。任何冷漠、刻板、机械僵化,忽略人的个性化需求,都会阻碍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对广大读者做到有求必应,才能赢得大家的认可。
2005年04期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振礼
朱熹躬亲领导的编辑出版活动,以编刻载体为儒家典据嬗变奠定了基础;“止于至善”是其从事编辑出版的审美抉择;而“有补世教”、“传之来裔”则是其编刻活动的价值追求;群体从事编辑出版的规模效应,以及重新诠释与整理儒家典籍的专业性与系统性,是朱子学派编辑出版的显著特点。
2005年04期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大琪
学术期刊是文化媒介中独特的一类,承担学术引导和文化建构的重任。学术期刊在编辑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编辑理念,按照期刊自身的规律,确定学科专业的主攻方向,审选前沿课题,使学术期刊在期刊方阵中,发挥特殊的媒介功能。学术期刊编辑应从传统的以选择稿件为目标转移到以搜集科研信息、掌握学术发展动态、制定特优选题、慎审组约好稿、提高学术质量、最终编出高品质刊物为目标,强化编辑的主体地位与媒介构成价值,创造性地办好高层优质的学术刊物。学术刊物的特色表现为:学科特色、栏目特色和专题特色。在编辑过程中还应突出编好专题栏目、综述栏目并创设富有个性的特色栏目,形成自己的栏目品牌。学术期刊编辑承担文化创造和建构的重任,要把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精品呈献给读者,办出名栏名刊。
2005年04期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晓莉
自20世纪80年代期刊界提出“编辑学者化”口号以来,一直存在着编辑应成为“杂家”还是“学者”的争论。其实,成为“杂家”还是“学者”,只是编辑角色多样性中,孰重孰轻的问题,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期刊业的变化要求编辑既是“杂家”,更是“学者”,这才是合格、称职编辑的应有之义。
2005年04期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