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力,常宝红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质的规定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本质表现和内容,这就决定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主观过程,需要用它的一些具体特征进行表述。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和逻辑形态上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从实践和策略层面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进一步探讨;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阶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江泽民对此作了进一步发展。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为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手段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4年05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云智
利用资本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其思想体现了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理论特色。
2004年05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程万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世纪我国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其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在于是继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后,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和把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的历史性根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论意义,从时代的高度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精神,积极推进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才能开辟新境界,指导新实践,成功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2004年05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菊芬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 是他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令人敬仰的思想品格。这一品格,不仅贯穿于他的理论探索、科学决 策之中,而且也始终贯穿于他的工作作风之中。他的求实品格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4年05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淮建利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对反腐败斗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反腐败斗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其中,关于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力量和领导体制的思想,既要持久作战、又要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创新之处。这些理论创新解决了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力量、工作方略、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等重大问题,是十多年来反腐败斗争整体推进、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反腐败斗争规律的重要成果,对于我党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斗争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4年05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兆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强大生命力,其根本奥秘就在于它是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善 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客观需要,是开 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客观要求和中国共产党保持活力的内在要求和永葆青春的源泉。
2004年05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国
经济上自由化,政治上民主化,是现代行政法治实现的两个基本前提。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不可能实现依法行政。民主化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行政法治的实现程度。因此,实现依法行政必须建立民主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民主的这一本质特征要求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贯彻行政民主原则。
2004年05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俞良早
华中师范大学的唐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俞良早教授等承担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原苏东地区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历史研究"(2JAZJD710004)。目前他们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本刊编辑部邀请该课题组中的部分成员,就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和观点发表意见。他们接受我刊的邀请,向我刊提供了下述笔谈稿件。提供笔谈稿件的,还有上述课题组以外的国内苏东问题研究专家。
2004年05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蒲国良
<正>在现代社会里,政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党就是党。党不是国家机关,也不能取代国家机关。遗憾的是,在苏维埃体制下,共产党却严重地非党化了,党一步一步地失去了政党的特性而逐步行政化、官僚化。探讨苏共失败的研究者也应该把这一点纳入自己的视野,而不是仅仅关注苏共党内官僚特权阶层问题。
2004年05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鸣
<正>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列宁和俄共(布)利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条件,为发展先进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 列宁认为,先进文化是人类在旧社会创造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新旧事物之间是辩证否定的关系。如同新社会制度是对旧社会制度的辩证否定一样,新社会制度下的先进文化也是对旧文化的辩证否定。所谓辩证否定,指否定和抛弃其糟粕,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内容。列宁
2004年05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余金成
<正>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民的态度决定的。针对苏联当时的状况,黄苇町曾写到:"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其财产被没收……令人震惊的是,查封者不仅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反抗,在有关的历史档案中,也没有发现当时哪里有工人、职员、苏共党员们自发地集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区委、市委和州委,或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的记载。"
2004年05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双明
<正>到1989-1991年,苏联和东欧八国出现了三亡:亡党、亡国、亡社(社会主义)。造成这种悲剧性的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理论界流行的观点也很多。能不能正面吸取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命运至关重要。
2004年05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立新
<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端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掀起了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南斯拉夫首先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接着苏联、波兰、匈牙利相继跟进。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始于苏联柯西金推行的新经济体制,至1968年"布拉格之春",改革达到了高潮。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始于中国的农村改革,到苏东剧变。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相比较,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以下特殊性。
2004年05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向祖文
<正>苏联剧变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主要是由其对内政策失误造成的。但苏共在处理国际和党际关系时所推行的霸权主义的对外战略,使苏联长期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恶化了苏联的国际环境,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国内的经济建设,在苏联剧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004年05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国云,关仕平
关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有主观说、客观说、折衷说之分。主观说主张刑法解释应揭示刑法的立法原意,客观说反对揭示立法原意,折衷说在二者之间调和。吴丙新同志反对主观说,并讲了许多理由。笔者认为,刑法解释只能揭示刑法的立法原意,不允许在法律之外寻找什么"活生生的法律"。关于刑法解释的主体,吴丙新同志认为立法机关、理论工作者和检察机关都不是刑法解释的主体,但法官是解释的主体。笔者与丙新的观点相左,并提出了商榷意见。
2004年05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绍谦
本文运用法律正当程序的原理,结合死刑的特点以及国际法律对死刑正当程序的规定,研究了死刑正当程 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认为死刑正当程序必须能够实现正义的目的,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必须限制国家机关 的权力,保障当事人的基本人权,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公开、文明和及时的原则。
2004年05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吕忠梅
本文从合同制度的变迁入手,分析了现代合同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社会化过程和从经济利益考虑到生态利益考虑的生态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通过重新定位合同公平的判断标准,将环境公平纳入到社会公平的价值判断中和确立环境保护的附随义务来实现对当事人忽视经济活动的生态价值的合同自由予以限制;同时提出建立专门的环境合同制度,调整生态性物的流转关系,并对环境合同制度进行了设计。
2004年05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阳露昭
本文立足于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特殊性,探讨此类诉讼中的证据法问题。为了通过诉讼有效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在证明对象的具体内容方面,应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加害行为违法性;对于财产、人身以及精神损害的事实,由受害人加以证明;对因果关系的证明则借助于证据法上的推定来进行。在举证责任分配方面,以"危险领域说"理论解决此类问题。对于诉讼过程中加害人与受害人的证明活动,应当坚持不同的证明标准。
2004年05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姜振颖
随着我国《合同法》的施行,新的违约金制度开始运行。违约金制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违约金属于 违约责任还是属于债的担保方式;违约金是否为独立于赔偿金之外的违约责任形式;违约金具有赔偿性还是惩罚 性。本文就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现行违约金制度进行解析。
2004年05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葛现琴
大陆法系对公司瑕疵设立的原则不承认主义和英美法系采取的原则承认主义处理模式,反映了潜藏于其 后的不同的价值理念。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瑕疵设立时有条件地予以承认或否认,应是合理化的选择。
2004年05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任燕
忠诚义务已上升为一种法定的义务。公司经营者应对公司、对股东履行忠诚义务;公司经营者违反忠诚义 务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应从法律上对公司经营者违反忠诚义务进行防治。
2004年05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文高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模式等制度密切联系,特别是善意取得对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影响至巨。本文重点论述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关系以及和如何建构方能达到法律逻辑与公平的统一。
2004年05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寿兴
实践美学即实践本体论美学不会失去其现实性和历史性意义,它需要的只是将其固有的思辨性、潜在的科 学性与理当具有的某种实证性结合起来。要获得更新和完善,实践美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基点、厘清概念、调 整思路、面向现实,其发展前景则在于学术范围显明、本体优势展现、学科定位明确、研究路数明晰。
2004年05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之昂
现代美学转型的基点之一是感觉经验,作为感觉经验之一的肤觉经验,既是内外交汇的媒介,同时也包含 有浓重的生命因素,这一生命的、情感的因素与审美形态和审美观念均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004年05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秀波
消费主义是在工业文明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炫耀性、时尚性和挥霍性是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伦理后果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社会的消费不公和物的主人成为物的奴隶。因此,必须摒弃消费主义文化而提倡适度性的消费伦理,但要使适度消费伦理真正成为人们的消费实践,仍需人们长期艰苦的努力。
2004年05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杨韶昆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著名的教育家。荀子在消费伦理思想上提出了"天下尚俭而弥 贫"的适度消费观、"节用以礼,等差消费"的节度消费观和"节用固本、欲民富国"的节约消费观。这些闪光的消费思 想观点,独具特色,对我们今天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2004年05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冯烨,梁立明,刘则渊
基于Bernard Grun编著的科学文化史年表提供的5309条数据,本文探讨了15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中心分 布的时空特征,比较了文化门类中心转移与文化中心转移的规律,并对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优势门类 与西方文化当采门类的关系作了分析,试图从门类层次揭示西方文化中心转移的内在机制。
2004年05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满场
在创新思维研究中,人们往往抬高发散思维的作用,贬低辐合思维的意义,甚至将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划 上等号。本文认为,创新思维不等同于发散思维。人类思维在创造的整个历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辐合与发散的交替, 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
2004年05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乐文磊
APEC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看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甚至有许多人质疑APEC的发展和走向。但是在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WTO的路越走越困难的今天,APEC的出现将成为区域 一体化的另外一种选择。
2004年05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晓红,侯朝轩
员工参与管理既是企业对员工实施有效地激励与约束的重要手段,又是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由于制度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各个国家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形式不尽相同。有着社会主义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主要通过立法规定劳工代表必须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有着自由主义传统的英美法系国家强调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自愿性,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把职工参与与工会活动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职工持股计划对员工实施长期的激励与约束;职工代表大会是有中国特色的职工参与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职工民主管理既要完善职代会制度,又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2004年05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辛建林,李同彬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允许民营经济的存在,什么时候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已成为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但社会主义经典理论认为民营经济与社会主义是不能并存的。邓小平民营经济思想的形成,更新了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重塑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发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2004年05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续润华
美国国会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法令之一。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联邦政府无偿向各州赠拨一定数额的土地,各州须以此土地出售所得资金为资本,开办以讲授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为主的专门学院,以满足平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产业界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莫雷尔法案》及其随后相关法令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美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为美国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美国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2004年05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明强
家庭承包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较快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小农经济与大市场的矛盾日 益突出,单个农户进入市场的成本与效益不对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 程度的重要途径,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
2004年05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青兰
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资源全面紧张,依靠国家教育投入和财政拨款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各地高校积极引进银行贷款,在举债中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笔者以高校在举债发展为背景的前提下,阐述高校通过建立财务奖励机制、引进银行贷款、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率、减少不良资产的途径,广开财源,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以及科学、合理管理资金的方法。
2004年05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方平
殷墟卜辞曾多次记载殷人祭祀滳水、洹水。我国史界有学者对滴水、洹水这样比黄河小得多的河流被神化感到大惑不解。其实,将卜辞记载与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音韵学等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滳水、洹水流域曾是商族的起源地,是商文化的"老家"。殷人自然要将二水奉为神灵,世代祭祀,以示永志不忘祖先发祥之地,同时亦祈求滳洹之神灵永远福佑殷人及其后嗣。
2004年05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朴兵
在北宋太宗、真宗二朝的名臣中,寇准是性格较鲜明的一个。他为人刚直好争,做官专断自矜,谋事不够谨慎且具有一定的投机心理,生活喜欢奢侈。寇准的这些性格与其仕途有密切的联系。刚直的性格使寇准先后得到宋太宗、宋真宗的厚顾,这是寇准仕途高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好刚使气的性格也使君主欲大用寇准时有所顾虑。刚直的性格使寇准得到一批正直官员的支持,这是其仕途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刚直的性格也使寇准得罪了不少人,屡遭政敌的攻击,这是其仕途遭到挫折的一个因素。寇准的专断在为官上表现为专权,寇准的专权对其仕途发展是不利的,但也为他在澶渊之役中建立盖世奇功提供了条件。寇准行事言语不够谨慎给他的仕途经常带来消积的影响。寇准的投机虽然不太光明,却给他的仕途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但寇准政治生命的终结却与他的投机不无关系。寇准生活奢侈,但对其仕途却影响不大。
2004年05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买文兰
河南绅士王锡彤在清末民初积极投身于地方教育、政务,捍卫地方利益等活动,成为具有一定趋新色彩的 "学商"、"绅商"或"职商",加快了中国内地绅士阶层的近代性转型,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化。其难以割舍的传 统影响,又不可避免地对河南社会的进步产生一定的制约。
2004年05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友孙
冷战期间,美国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积极加强对波兰的经济外交,有意识地促使波兰形成对它的经济依赖。接着,通过"联系"政策,使波兰逐渐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发生美国所希望的变化。"联系"政策的运用,是冷战期间美国得以实现在波兰的外交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策略。
2004年05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喜田
《废都》与《华都》均反映了商业化进程对文化的冲击以及人文精神的丧失;表现了著名男性的魅力以及对女性的强大诱惑力,表达了人文学者的自恋情结;在赤裸裸的性爱展示中流露出对女性的歧视;在身心疲惫后,试图在城乡的碰撞中寻找人的精神家园。同时,二者还有巨大的不同:《废都》表现的是历史辉煌过后的废墟,《华都》表现的繁华现实背后掩藏的历史废墟;庄之蝶与女性的交往是一种救赎,姚征冬与女性的交往却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确证;贾平凹以乡村来匡正城市的荒漠化,而叶辛却把上海与贵州相提并论。两位作家的情绪表现都充满着遗老遗少味,对现代性的拒绝表明了他们的边缘化与无可奈何。
2004年05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进才
论文从回忆这一诗学范畴探讨了京派小说的审美回忆类型即儿童视角叙事、回叙型叙事和梦想的叙事,京派小说的审美回忆首先是小说叙事的技巧和形式,具有文体学上的意义,也是京派作家审美体验和人生体验的一种方式,是进行沉思与回顾的场所。通过回忆,因为时间的生成与现实生活的分离,对往事的远距离审视使京派小说获得一种"间离效果",呈露出和谐蕴藉的审美风貌。京派作家用回忆消解了由现实困境带来的不安与焦虑,在颠覆现代都市文化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乡土神话--理想的文化图景和生存模式。从这一层面上讲,京派小说回忆的诗学不仅仅是一种叙事策略,更是一种文化策略。论文把京派小说置于现代小说多元发展的背景下,考察其独特的意义与贡献。
2004年05期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周唯一
"诗礼相成",作为历史的话语,最早见于《孔子家语》;作为历史事实,可从《诗经》的郊庙乐歌,燕赏乐歌和 变风变雅诗中找到根据。其诗学意义之深刻,一是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本质特征,二是揭示了"诗可以群"的合聚力 量,三是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生命在于新变。
2004年05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维平
苏轼的词有浓重的出世思想倾向:早年有些词流露出对政事的厌倦,晚年的一些词讴歌醉酒的快乐,鼓吹 及时行乐的思想;谪居黄州期间的词多为思念家乡、向往江湖之作,虽然其中不乏对劳动谋生观念的歌唱,但更多 的是追悔早年积极入世的莽撞;咏史词咏历史上建功立业者时感慨成败转头空,咏功成身退者叹惜抽身太晚。
2004年05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淑萍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追求至纯至美的诗人。本文从真纯美和格律美两大特征谈论徐志摩对诗 美的追求。他诗艺的创格,为新诗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体现了新诗开始成熟地把目光转向诗艺的 追求。
2004年05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明灿
穆时英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他的新感觉派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中诗的意境的营造方面:首先是情节的片断性,不求完整,而是快镜头式的剪断,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其次是结构的跳跃性,完全按照作家或作品中人物的情绪需要而随意拼接;第三是描述的抒情性和修辞的情绪性,不论是景物、场面描写,还是人物刻画,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情绪波涛。
2004年05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钰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有追求婚姻自由解放自我的思想和大胆的行动,但是又不自觉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面对涓生要求她独立的呼声没有回应,最终酿出一场自由恋爱的悲剧。对此,在倡导个性解放的背景下对涓生不应苛责。鲁迅洞察到女性解放的道路还很漫长,对子君们投身爱情提出了质疑,对女性解放的现状表现出悲观情绪,凸显了对女性的关爱和直面真实的文艺态度。
2004年05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笑平
从作家特殊的家庭、身世和极具戏剧化的生命体验出发,探析叶广芩创作家族小说《采桑子》的深层动机, 认为一种源于内心的强烈叙述欲望是其家族小说创作的最直接的心理动因,家族小说不过是她宣泄自己叙述欲望 的一个闸口。
2004年05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徐漫
《十年十癔》和《续十癔》是有着"文学怪味豆"之誉的当代作家林斤澜站在文学与哲学的接壤之处,透过对 "文革"、"极左"路线进行无情曝光的形而下的关注和叙述,对人的生命现象的复杂,人与存在的关系,以及人在苍 茫无极、深邃无止的宇宙中的命运,所进行的形而上的求索。
2004年05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瑄
本文通过运用艾芮格瑞的女权主义理论来分析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商人的故事》里女性意识的缺席。首先,文章对于近年来关于乔叟的女性主义评论作了一个大概的总结,针对其中普里西拉·马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从马丁指出的故事的一个意象出发,把女性意识在故事中的缺席分成两部分进行论证。第一部分指出"春月"作为女人,并没有在故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这表现在两方面:她没有自己的声音;故事有意回避对女性性欲的直接描写。在第二部分中,文章逐一分析了构成这个故事的三种男性意识:"冬月"的,商人的和读者的,指出故事所揭示的并不是"春月"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实际上是关于这三种男性意识和他们的内在机制。
2004年05期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宏
芥川龙之介从独特的视角挖掘《今昔物语集》的艺术魅力,并以其中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出一系列反映人生 和现实的历史小说。本文从审美意识、故事和人物类型、深化主题等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他对《今昔物语集》的借鉴 以及超越古典的过程。
2004年05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静
本文通过对卡夫卡和马尔克斯作品的阐述,说明表现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虽然分属不同文学流派,但是只 要作家能够正视现实,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的不幸,他们同样可以通过作品深刻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异 化现象。在对异化问题分析过程中,弄清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本质及根源。
2004年05期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福乐
索尔·贝娄小说富有现代性意蕴。他关注个体生命在现代文明中的生存状态。他对生命的探询是现代的反 应和存在的自觉。小说主人公对生命的存在自我负责,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自由选择;为确证生命存在的意义,鼓 足勇气挺身反抗来自客观世界的沉重压力。
2004年05期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志萍
劳伦斯的作品《虹》以对爱与美的追求为主题,以人性的和谐完美为最高的追求目标,以三代人的爱情生活 为载体,崭露了人性对于爱与美的追求历程和对于工业文明的控诉。所有这一切展示的都是对作为最高存在的生 命之礼赞。
2004年05期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廖玉萍
海德格尔以独具感性与诗意的思考力,对西方思想史与诗学史上重要的概念重新作了描述和解释,刷新了 人们对文艺的看法,在新的维度上更接近诗学的本质。海德格尔阐发了文艺作品的真理本性,重新展开"诗歌与哲 学的古老争论"的话题。
2004年05期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玲
翻译是一种符号的转换,在这一转换的背后不转换的是人类共同的思维。思维与视角有较紧密的联系,其 中有动态的和静态的区别,这一区别在翻译的重组中起着重要作用。
2004年05期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珂
"气韵生动"是我国古代绘画批评领域的最高美学标准,它为传统绘画思想观念的变迁提供了丰腴的理论胚胎。从表现人物到表现万物,从表现客观事物到表现主题情思意蕴,成为中国画从创作到品鉴的囊括万端的带有根本性质的审美总则。"气韵生动"说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被不断的赋予新意,展示了中国绘画自身的演变规律及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演变趋势。
2004年05期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晓瑛
招贴设计处处蕴涵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代观念,而又不失民族风格,是现代招贴设计走向世界的 一个发展趋势。
2004年05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焕光
分析民间美术产生渊源与视觉表象,探询中原文化审美需求和审美意涵,认识和学习民间美术中审美精 华,发扬中原艺术审美特色。
2004年05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柳
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灯,是"北歌南灯"的重要代表。"北歌南灯"的舞步、舞姿等动律 特征和舞具特征反映了汉族民俗舞的南北差异。同时,通过各地区民俗舞之间的交互影响甚至是直接的播迁、传 承,又使"北歌南灯"在许多地方保持了一致性。
2004年05期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放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近20年来,逐步在改变着长期以来不同学科分别以特定的智能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分工模式,它在强调本学科对促进开拓其他学科能力作用的同时,注重通过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使本学科专业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音乐能力本身就是重要的智能,多元智能的发展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脑科学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音乐教育活动对个体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应该积极形成跨学科合作教学的多元文化氛围,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4年05期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毅
美妙动听的歌声是歌唱的灵魂,它的获得需要许多先决条件。歌唱的声音是可以润饰美化的,经过润饰的 歌声会更具艺术之美。歌唱艺术的音声润饰主要通过发声的美化、音色的润饰,歌声力度的控制以及演唱者综合素 质的提高等去实现。同时,歌声的润饰美化需要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去观察听辨、体验矫正和充实完善。
2004年05期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晶
在钢琴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强化正确的读谱能力,强化听觉能力,强化各种练习中的 表情体现,强化弹唱结合与重视姊妹艺术的学习等,都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2004年05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牛冬阳
钢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生、发展不仅受到本身规律性的制约,而且受所处区域内的经济、历史文 化、社会环境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研究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各种西方艺术与我国传统文 化的衍生、融合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其发展方向,引领和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
2004年05期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荆品娥
理想是人们建构未来美好世界的价值意识。这是理想最深层、最核心的本质内涵。深入探讨和正确把握理 想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4年05期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世杰
信仰是道德的精神根基,它赋予人生以意义,为行为善恶提供最高标准,对人格提升有重要作用,信仰危机 必然引发道德危机。我国当前应该重振信仰,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2004年05期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敏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美国对教师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除获得所教学科和教育学的学士、硕士学位,还必须通过考试获取所在州的执教资格执照。美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由教师自主决定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料、教师用书、练习册及辅助设备。教师的备课空间较大,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对学生提出要求。这样可以极大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开拓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美国各学校没有固定的期中、期末考试,学校不以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估手段,学生修完一门课获得学分。每年各校也组织一次摸底考试,了解学生情况为学生报考学校做好准备。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考试成为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的考试是衡量学生和教师成绩的依据。我国的教学评估是到了应该改革的地步了。教育工作者应该冷静地分析,直面过去的成就和不足,给新世纪的教育多些关注,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2004年05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贾爱武
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模式正经历着从"工具性"向"主体性"专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发展趋势也应该凸显出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心理上的新走向。"主体性专业发展心理"阶段的教师教学创新越自主,就越依赖"工具性专业发展心理"阶段的约束,"工具性专业发展心理"越成熟,就意味着产生"主体性专业发展心理"的需要越迫切。因此,两个专业发展心理阶段存在着既相互独立又对立统一的互补性关系。
2004年05期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谭贞
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特有的素质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这也正是教师准入政策的特殊性所在。起点的高低,也就是说教师入职标准的高低,往往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目前普遍存在着师德缺陷、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使得不具备教学资质和技能的人流入高等师范院校从事教师职业。所以,建议修改《教师法》,制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标准》,对拟准入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及身心素质做出明确规定。在师德方面,要强化高等师范院校教师道德的政策性建设;在业务上,可参考借鉴美国教师职业三证认定制度,建立完备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004年05期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选功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是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社会的需要。本文重点讨论了旅游 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对策。
2004年05期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祖志
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建立一套机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认知机制,充分且深刻认识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第二是互动机制与自培机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转变观念,不拘泥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机制;第三是检效机制与修正机制,这是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独特优势。
2004年05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向战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学生思想在变化,面临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观点和方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 保障。
2004年05期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文中
本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OLEC),旨在分析和研究学生在写作中搭配语用失误的总体特征以 及在主要搭配类型的基本中介语特征。本文统计了不同类型的搭配错误在学生作文和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并讨论 了搭配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和学习者策略运用。
2004年05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熊光慈,王秋丽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人人均能终生学习的理想社会,它具有学习进程的终身性、学习机会的平等性、学习者 的主体性、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和学习空间的开放性等特点。创建学习化社会要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对教育 的投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塑造学习型组织四个方面入手。
2004年05期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颜秉顺
<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基本思想及方法论,泛指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体验。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以开展合作性的、综合探究性的课题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组织形式上既有体现独立性的个体活动,也有体现合作性的小组活动,还有体现集体性的全班交流活动。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积极的共同参与,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制订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使创造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这与以前的"英才教育"是有根本区别的。
2004年05期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杜宝花
策划是期刊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集中体现了办刊人的理念、思路,是期刊的生存之道、活力之源。策划是 期刊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更是期刊出奇制胜,赢得市场的法宝。真正的策划是对期刊的完整意义上的打造, 包括定位策划、内容策划、栏目策划、选题策划、促销策划、营销策划、品牌策划、CIS策划。
2004年05期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文香
书本式《全国报刊索引》曾经是深受研究者喜爱的检索工具,但是;在网络环境下,随着各种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它的优势和地位正在逐渐减弱。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书本式《全国报刊索引》必须拓展收录范围,增加检索途径;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服务,优化全文服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效应,以扬长避短,求得发展。
2004年05期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