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张秀琴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是经由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直至斯大林体系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与2 0、30年代苏联哲学讨论密切相关的理论发展过程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演化过程主要发生在 30年代以后 ,以凯德洛夫和科普宁为代表的认识论派对突破斯大林体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全面了解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该体系的利与弊 ,并由此正确认识和发展、完善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2001年05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24 ]
  •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探析——兼与康德伦理思想比较

    魏长领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 ,诸如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存心养性、正心诚意、自省慎独、知耻改过、寡欲节制、好学慎思等 ,归纳起来 ,其基本方法是内求与外推 ,与康德的推己及人及其道德“绝对命令”相比 ,儒家更重血缘亲情、社会等级秩序和外在道德规范 ,但这并不排除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内含着很多积极合理之处。

    2001年05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5 ]
  • 冯友兰运用逻辑学建构新理学的反思

    曾昭式

    冯友兰先生对逻辑学有着浓厚兴趣 ,他把逻辑学作为“手指头”,成就了“新理学”,体现出逻辑学的工具价值。中国近代学者正是借用逻辑学这一工具 ,建构起中国近代学术。针对当今社会忽视逻辑学现象 ,我们呼吁必须重视逻辑学的发展

    2001年05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2 ]
  • 刍议预设的特征和种类

    周铁项

    预设是逻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暗含在语句内部的信息 ,是言语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 ,是语句有意义、可理解的先决条件。根据预设的不同特性 ,可有不同的分类 :语义预测和语用预设 ;直陈句预设 (直陈简单句预设、直陈复合句预设和特殊直陈句预设 )、疑问句预设 (选择疑问句预设、是否疑问句预设和特指疑问句预设 )和命令句预设 ;存在预设、事实预设和各类预设。

    2001年05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246 ]
  • 债转股四大风险与规避

    梁瑞华

    实施债转股既存在着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风险、债转股企业的道德与经营风险 ,又存在着商业银行的预期、运作风险 ,以及外部环境不配套风险 ,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公司要严格控制 ,规范操作 ,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债转股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 ,实现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 ;商业银行要严格内控制度 ,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进一步培育完善资本市场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2001年05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3 ]
  • 实现后发优势的对外贸易分析

    姬沈育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下 ,中国后发优势的形成与发挥离不开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有助于实现后发优势所需的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 ,还可以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信息和方向。

    2001年05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7 ]
  •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刘玉珂,张晨寒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有保证系统收支平衡的养老基金 ,但是在目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 ,国家对计划体制下工作过的职工的养老债务 ,以及高工资替代率、低退休年龄、狭窄的养老保障面、高额的企业欠缴费等等都形成了保险基金的巨大缺口。要维护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 ,首先要用国有资产补偿养老债务 ,其次降低工资替代率 ,逐渐提高退休年龄 ,保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

    2001年05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8 ]
  • 中国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中的问题及对策

    赵西方

    我国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本文着重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养老集金的筹措、义务工储备、养老保障的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养老金的等价物替代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期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2001年05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1 ]
  • 刑事诉讼证据运用探析

    李峰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 ,是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运用证据 ,才能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真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刑事错案的发生 ,而完善的证据制度和司法人员的正确认识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前提。本文从现阶段我国证据运用上的缺陷和完善予以阐述

    2001年05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8 ]
  • 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陈异慧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国民教育和现代管理都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网络犯罪也随之产生 ,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潜在性的巨大威胁。因此 ,对网络犯罪进行理论上充分的研究和探讨 ,以惩治和防范此类犯罪 ,保护和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及经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1年05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75 ]
  • 远程教育中的版权保护

    秦都雍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造成的版权理论的相对滞后及由此导致的版权制度的不完善正在制约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方面是要调整版权制度 ,使之适应于信息社会权利分配与利益调合的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是要采取其他综合措施 ,使版权人、远程教育机构和公众的利益得到有效协调 ,并处于一个共存与相容的系统当中

    2001年05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7 ]
  • 法律变革与法学专业人才需求特征

    李宏

    2001年05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7 ]
  • 毛泽东理论创新中的比较思维

    张清廉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做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蕴含着毛泽东独特的思维方式 ,即比较思维。毛泽东理论创新中的比较思维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 ;毛泽东比较思维的基本方法 ,包括国情比较、阶级比较、理论比较、过程比较等。同时 ,毛泽东比较思维具有显著的特点 :在比较时 ,注意事物之间的可比性 ;既要注意事物的系统性 ,又注意事物的整体性 ;比较时要注意同历史科学的结合。

    2001年05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1 ]
  • 毛泽东与1950—1952年的中国教育事业

    王明有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破坏 ,195 0— 195 2年底 ,我国的教育事业相当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毛泽东在领导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 ,对教育工作也提出了许多重大决策性的意见。毛泽东为新中国的教育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十分重视对我国旧教育体系的改造 ,极端重视工农教育建设 ,还注意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 ,争取他们更有效地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服务 ,也非常关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01年05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0 ]
  • 中共领导妇女解放80年的理论与实践

    董妙玲

    20世纪初 ,中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没能使中国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 ,争取妇女解放的事业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解放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逐步形成了关于妇女解放的一系列观点 ,在全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妇女解放的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 ,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1年05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31 ]
  • 对干部选任中“群众公认原则”的再认识

    王海旺

    群众公认是选任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坚持此原则选任干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 ,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可靠保证。实践中要注意处理好四种关系 :即群众公认与党管干部、依靠群众与引导群众、尊重民意与实事求是、群众意愿与领导意见 ;还要做到四个完善 :即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组织考察、党委表决等环节

    2001年05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2 ]
  • 试论英国大宪章人权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世界影响

    李世安

    在英国人权发展史上 ,大宪章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产生是由于英国人民反对封建王权的需要 ,是英国人民与封建国王反复斗争的结果。大宪章的诞生 ,宣告了人权时代的到来 ,标志着人类的人权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宪章的诞生 ,是人权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 :大宪章奠定的人权原则 ,很快传遍欧洲大陆和美国 ,成为西方文明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联合国的努力 ,大宪章的原则被世界各国认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制定《世界人权宣言》时 ,认真研究了英国大宪章的内容 ,采纳了其主要观点。由于英国大宪章影响了美国的人权政策 ,也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权政策的发展。所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人权问题时 ,曾经给予英国大宪章高度评价。她说大宪章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 ,今后“仍将加强整个欧洲的权利、自由和法治”。应当说她的这一评价是比较客观的

    2001年05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391 ]
  • 《20世纪的世界革命》的贡献与特色

    孙景峰

    2001年05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3 ]
  • 中俄经济转轨和体制改革比较研究

    周尚文

    20世纪 70年代末和 80年代中期 ,中苏两国先后开启了改革的航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按照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模式进行所谓“改革”,其改革的目的、性质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 ,在这方面已经没有可比性。但是 ,中俄两国都在实现从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两国都处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各个具体领域改革的做法、思路和绩效 ,仍有不少可供比较和相互借鉴的地方。本文从两国改革的初始条件、目标、性质和路径的差异进行比较 ,并作了相应的理论思考

    2001年05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2 ]
  • 论斯大林在民族问题上错误的根源

    王晓敏

    长期以来 ,人们对斯大林在民族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原因分析 ,不是停留在对其大俄罗斯主义情绪的泛泛而谈上 ,就是在“环境解释”和“心理分析”上各执一端 ,少有系统深入的剖析。事实上 ,斯大林的错误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以俄罗斯族为主体民族的社会环境和大俄罗斯主义积淀深厚的文化氛围 ,斯大林本人的少数民族身份和赢得俄罗斯人支持的现实需要 ,国内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复杂状况和帝国主义的长期包围及其对苏联国内民族关系的影响 ,斯大林个人的认识水平及其个性、民族理论上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与民族过程的混淆 ,惯于“阶级分析”的“思维定势”和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的“恐资症”等等 ,都不同程度地促成了斯大林的错误。一切简单化、片面化的分析都无助于对斯大林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全面评价。

    2001年05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0 ]
  • 反叛与自由——20世纪80-90年代小说语言论之一

    孙德喜

    20世纪 8 0 - 90年代的小说语言一方面通过打破常规的词语组合、自创新词、词语活用和改造 ,将表示极端对立的词语糅合在一个句子里等方式突破现行的语言规范以反叛 1949年以来形成的单调而僵化的语言形态 ,建立起新的语言范式 ,努力探索出一条在规范的边缘上可以潇洒行走的路子 ;另一方面颠覆与解构貌似庄严实则龌龊的极左政治、伪崇高以及自恋式的自我神圣化 ,以勇敢地逼近严酷的现实 ,反叛传统的逃避于“温柔敦厚”的审美境界的懦弱心态。在实现突围之后 ,新时期小说的语言进入了狂欢的自由境界 ,许多作家在自由的状态中尽情地挥洒 ,痛快淋漓地抒写 ,汪洋恣肆 ,任意纵横。与此同时 ,小说语言随即面临着如何建构新的艺术范式 ,如何充分地体现自由的精神等问题

    2001年05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5 ]
  • 性别话语下的历史叙述——凌力、二月河历史小说创作比较

    张喜田

    凌力与二月河均表现清代帝王生活 ,但由于性别不同 ,他们关注点也就不同 :一个重点表现宫廷生活 ,一个重点表现朝廷斗争 ;一人把女性作为帝王之师 ,一人把传统的士大夫作为帝王之师。但他们均具有“中华民族”的观念 ,批判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肯定了以“仁”治国的作用。通过阐释历史也就阐释了自己。

    2001年05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78 ]
  • 格调说的文化底蕴

    李剑波

    格调说有着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意蕴 ,其表现主要有三 :1.诗乐同源的传统文化意识。诗乐本同源 ,因此人们常利用这两种姊妹艺术的血缘关系 ,探讨共同的艺术规律 ,互相借鉴 ,要求诗歌具有音乐性。 2 .汉宋调和的学术特质。清代汉学日兴 ,与宋学分庭抗礼 ,展开门户之争。然二者皆宗孔孟 ,终又彼此妥协、调和。沈德潜受其影响 ,诗论既继承汉儒衣钵 ,又受到宋明理学浸润。3.趋雅归正的审美趣尚。满清统治者以编修图书笼络士人 ,又倡导雅正 ,所以文学领域普遍形成了趋雅归正的美学风尚。沈德潜的格调说从三方面体现了这一美学要求 :首先是诗人的雅正 ,要求诗人有学问有修养 ;其次是表现手法的雅正 ,表达方式要委婉平和 ;再次是诗歌体格声调的雅正 ,各种艺术形式因素要处理得均衡、和谐 ,体现中正和平之旨。

    2001年05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33 ]
  • 再谈《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定型化

    闵虹

    《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刻画具有定型化的模式特点。但作者在使人物性格“定型”并呈线性稳定发展趋势时 ,人物个性的发展空间仍充满张力 ,仍为读者深深喜爱。其获得永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内在叙事层面有所变化 ,人物自身行为所具有的反讽性、模糊性及价值观的错位等 ,在主体叙述的深层次上显示出对“定型化”模式的解构。同时 ,与作者“经典”式地运用对比、虚笔、细节、道具等诸多叙事手法 ,使定型了的人物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和审美效应不无关系

    2001年05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0 ]
  • 陈庄体及其在明代诗坛的历史地位

    王忠阁

    明初的“陈庄体”诗 ,崇尚理性 ,追求理趣 ,是宋诗之余裔。其祖邵雍《击壤》,评诗作诗 ,以是否合道适理为主要标准。其造语平淡 ,境界自然 ,是宋诗以比兴之体 ,发义理之秘 ,借景物以吟咏性情 ,于意象探天人之理诗风的延续。陈庄体脱胎于宋诗但又力图破宋诗之藩篱 ,虽重理趣但极少发议论 ,虽重性理但又把性情作为诗有无风韵的前提。其“自得”理论 ,把宋诗对自然规律的谐适之理转为对个性自我的张扬 ,表现出古代诗歌由重理趣向重个人情趣的重大转变。其对“格调”的重视 ,打破宋人主理不主调的格套 ,影响了其后的前后七子。其力主性情、崇尚自然之诗思 ,对明后期重个性的诗歌思潮又有一定的开启作用。

    2001年05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96 ]
  • 略论中国古籍版本学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张次第

    在梳理版本与版本学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研究版本学具有提高阅读效果、校正谬误、探究源流、鉴定真伪的意义。指出中国古代版本学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 ,即它历经了古籍版本学的萌芽阶段 (西汉至唐末五代时期 ) ;古籍版本学的确立阶段 (宋、金、元时期 ) ;古籍版本学的兴盛阶段 (明清时期 ) ;古籍版本学的总结研究阶段 (民国初至当代 )。并通过对每一历史阶段版本学所呈现出的特定历史风貌之描述 ,揭示出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内在联系。同时还规定出中国古籍版本学史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2001年05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32 ]
  • 论终身教育和学习思潮下的学校教育改革

    介新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潮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学校教育必须顺应这种思潮 ,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指导进行全面的改革。充分认识学校教育是“基础与发展”的统一 ,一方面要为人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要考虑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为人的一生发展打下基础。根据终身教育和学习思潮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 ,就必须大力调整教育结构 ,改革教学内容 ,转变教育观念 ,并转变教师教书育人的模式与方法。学校教育要主动沟通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以培养基础扎实、眼界开阔、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

    2001年05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2 ]
  • 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赵有军

    终身教育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它能够不断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 ,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改善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口的素质结构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促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它能够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促进国民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增强 ,有利于创造人人平等、社会稳定的生活环境。因此 ,终身教育有利于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提高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重要途径

    2001年05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6 ]
  • 现代远程教育探析

    马克中

    现代信息技术将带来一场教育革命。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 ,步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里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 ,建立覆盖全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成为世界各国政府 2 1世纪发展教育的战略抉择。在 2 1世纪 ,我国要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顺应世界潮流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在三个层面上下大力气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而广播电视大学则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 ,应依据自身的系统和资源优势 ,认真做好教学现代化和改革开放这两篇大文章 ,在第三次教育革命中做出突出贡献

    2001年05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6 ]
  •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分析

    郭慧珍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情况 ,对研究人员所属机构、抽样单元的内容主体、教学媒体、研究类型进行了考察 ,找出了教育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05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3 ]
  • 知识经济条件下德育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郭翠菊

    知识经济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尤其是 80年代以后出生的、能娴熟地操作电脑的“新新人类”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变化 ,为德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改变以往的“他律德育”、“灌输德育”以及强调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忽视个体价值的德育模式 ,以提高德育的实效 ,使德育充满人性魅力 ,提高德育成果的转化率

    2001年05期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0 ]
  • 体育道德的现状与体育道德建设

    李莉,程秀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体育的商业化、产业化趋势亦日益彰显。在这一过程中 ,体育道德虽然有了可喜的进步 ,但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中的道德问题也十分严重。本文对体育道德的现状和体育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新时期体育道德建设的若干重点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001年05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0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280 ]
  • 网络时代的馆员与技术标准

    高琦

    2001年05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7 ]
  • 信息反馈原理与图书馆工作的改进

    原瑞琴

    2001年05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能力教育

    张晓萍

    2001年05期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3 ]
  • 工业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经营战略

    张进军

    2001年05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5 ]
  • 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高志卿

    2001年05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3 ]
  • 明代的府州县学与乡村社学

    林吉玲

    2001年05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27 ]
  • 山涛与竹林七贤

    鲁红平

    2001年05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5 ]
  • 论教学中的逻辑运用

    孙健

    2001年05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7 ]
  • 学校教育发挥家庭教育优势的探索

    王海玲

    2001年05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2 ]
  • 高等教育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思考

    冯进

    2001年05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3 ]
  • 略谈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梁惠

    2001年05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1 ]
  • 简论清初四僧的绘画风格

    赵运虎

    2001年05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4 ]
  • 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张力

    2001年05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