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略论弗洛姆的异化观

    张和平

    弗洛姆的异化观具有抽象、思辨、直观的根本特性,因而他把一部人类社会史视为异化史。在他看来,异化概念是马克思的中心概念,因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异化论的人道主义。正是由于这一观点,所以他认为,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都把异化概念作为中心概念。这显然是失实的。在指出弗洛姆的异化观的根本性质的同时,对于这一学说中蕴含的合理成分,应予充分肯定。

    2003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8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276 ]
  • 中国佛教对近代科学主义的回应

    何善川

    中国佛教是在近代科学主义流行的历史时期步入复兴之路的。近代中国佛教界关于佛教与科学的关系有以下一些基本看法:佛教重视科学;佛法不违背科学;佛法可以与科学互补;佛法高于科学;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这些观点反映了佛教与西方一神教的差异,但基于时代的原因,当时的佛教界尚不能认清科学现象和科学精神的区别。中国佛教接受了科学主义的洗礼未必是坏事,但现代人间佛教还必须从科学主义的阴影中走出来,才有可能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3年03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07 ]
  • 也论严复的逻辑思想

    俞政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为引进并普及西方逻辑学做了大量工作。他有重归纳轻演绎的倾向,但不是全归纳派。而他之所以重归纳轻演绎,是为了纠正传统思维方式的弊病。

    2003年03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6 ]
  • 论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兼论价值理性道德和工具理性道德的统一

    李兴成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说到底是物质利益与精神动力如何互动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的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对利益的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之上。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集体主义,价值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价值认同是个人的合法利益。从行为主体、行为领域和行为本身来看,价值理性道德和工具理性道德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尊重公民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要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

    2003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7 ]
  • 产业分蘖理论与住宅产业化

    曹振良,周京奎

    住宅业作为我国当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已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共识,可是住宅业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却很少被人们讨论。本文主要探讨住宅产业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

    2003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88 ]
  • 有效市场竞争环境建设的理性选择

    陈德亮,王爱君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与产权制度改革并重的是市场环境的建设问题。构建有效的市场环境,反对不正当竞争;加强法治建设,发展市场中介组织,规范政府的经济职能;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文化体系,这三方面是塑造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的基础。

    2003年0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9 ]
  • 论美国的风险投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万瑶华

    本文通过分析在风险投资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国风险投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风险投资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并结合中国国情,阐明了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不能忽略政府的作用,应该建立有效投资退出机制,选择风险投资的适当的主流组织形式,并积极造就风险投资的人才队伍,以使我国的风险投资能够健康发展。

    2003年03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4 ]
  •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优势和创新绩效评价

    蒋占峰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创新成为必然。在已有的创新形式中,农地股份合作制成为目标模式。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促成土地规模经营、利于农地规范流转、利于形成土地经营者的稳定预期等制度优势。在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自愿互利原则和不违背家庭承包制原则,同时应搞好宏观政策环境建设。

    2003年03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267 ]
  • 美国霸权:一种制度的分析视角

    罗建波

    从霸权秩序的建立和维持方式的角度来看,霸权可分为权力霸权和制度霸权两种历史形态,当前美国的全球霸权就主要是一种制度霸权。二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建构了一系列国际制度,以求全面主导国际社会。冷战结束后,美国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及时修正了原有的国际规范,具体表现在:政治上构建由美国领导的、其他西方国家参与的民主世界,以此为中心建立世界新秩序并相应弱化联合国机制的作用;经济上通过左右世界贸易组织,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建立为美国服务的全球经济新规范;安全领域积极推进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多边防务安排,并加紧构建针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安全网络。"积极的多边主义"和"非公平性"是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美国制度霸权存在着完整性不足、合法性不足以及充分性和有效性不足等缺陷。面对美国主导国际制度这一政治现实,中国理应采取灵活而务实的应对之策。

    2003年03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48 ]
  •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评述

    刘诚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起源于英国,主要存在于北欧国家,但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瑞典。其主要特点在于,价值目标是保障积极人权,基本方式是社会互助,社会保险责任主体方面实行国家责任原则、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社会保障事务,收支模式是现收现付制,筹资形式模式是收费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财政和社会负担过重。面对这些问题,福利国家早就开始了改革。但由于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改革阻力很大、改革过程举步维艰。总的来看,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改革不可逆转,发展趋势是减少国家职责、增加个人责任,提高社会保障效率、减少浪费。

    2003年03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4 ]
  • 论妨害公务罪的行为客体

    钊作俊

    妨害公务罪的保护客体是公务,其行为客体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公务人员,包括人之要素、事之要素、时之要素和地之要素。人之要素为国家公务人员;事之要素为依法执行之公务;时之要素为依法执行职务之时;地之要素为依法执行职务之区域。

    2003年03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43 ]
  • 对经济法与民商法关系的方法论透视

    张涛

    本文基于对方法论是一门学科的基础和标志的认识,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一种全新的探讨,首次提出经济法的方法论是整体主义与和谐辩证法,而民商法的方法论是个体主义与冲突辩证法。因此两大法律部门的根本差异是基于这两种不同思维方法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方法论的关系及两大法律部门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做了辩证解释。

    2003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26 ]
  • 孔子的非语文记号思想初论

    王少华

    儒家重视人际传播,孔子、孟子善于察言观色,曾子用身体、容色、内心表现人性的复杂,荀子注重礼恭、辞顺、色从。这些都负载着科学知识和文化信息,在现代化建设中,研究他们的"非语文记号思想"是极富意义的学术工作。本文首先探讨孔子的"非语文记号思想"。

    2003年03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2 ]
  • 论汉字字形文化的早期研究

    韩伟

    汉字与文化同构,因而自有文字开始,就应该有字形文化的研究。许慎及其之前为无意识研究时期的早期,其又分为两个阶段,即许慎之前为萌芽阶段,许慎时期为雏形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值得我们去做追溯性的考察和研究。

    2003年0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71 ]
  • 一个动词核心"的句法限制与动词的语法化

    李永

    "一个动词核心"的句法限制规则不但决定一个共时的句法结构,而且还对汉语的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一个连动的句法结构中,由于受该规则的限制,只有一个动词居核心地位,其他动词都是次要动词,从历史上看,动词的语法化就发生在次要动词位。在"一个动词核心"规则的作用下,动词的语法化引起一系列的句法和语义后果,比如句法结构的解体和重建、形式表达因素的增加、动词时间性语义特征的消失等。

    2003年03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256 ]
  • 汉字声旁表意性问题研究

    黄文龙

    本文对占汉字总量80%以上的形声字的声旁表意性问题作了鸟瞰式的观察,主要沿用"因形见义"、"循声求义"方法,从声旁的表意方式、内容和功用方面加以粗浅的分析。

    2003年03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14 ]
  • 轻声音节的语音模糊性析

    董洁茹

    轻声作为语言中常见的一种语音现象,是最具模糊性特征的。本文通过对其定义、调值、音质及其在口语运用中音节的模糊性分析,论证模糊性是轻声的根本属性,从语音的一个侧面补充论证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2003年0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8 ]
  • 文学审美机制中的创造性想象

    董晓航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对"想象的世界"的表现,文学语言和普通的实用语言的不同,在于其情感性、多义性,在于其联想的丰富和多彩。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想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分离与偏转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欣赏者需要依靠想象的能力对空白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的填充和确定。因此,把握文本的思想深义,感悟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然后经过想象、联想的作用,唤起具体可感的个人艺术世界,即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世界。艺术形象沟通了作品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联系。

    2003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9 ]
  • 生理、性格与观念的冲突——蘩漪与周萍感情悲剧新论

    曹书文

    自曹禺的《雷雨》问世以来,关于蘩漪与周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就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们或盛赞蘩漪反封建的大胆,或批评周萍的性格懦弱,或对他们之间的乱伦行为给予道德上的责难。其实,作为异性之间的交往,他们从一开始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感情基础,而更多的是生理欲求的满足与宣泄,他们之间的冲突及其感情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性格与观念冲突所导致的悲剧。

    2003年03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60 ]
  • 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周朴园形象解读

    张新民

    周朴园是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人们过去惯常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其进行论定,冠之以"狠毒"、"残忍"、"专横"、"伪善"、"自私"等带有明显憎恶的情感色彩的词语,让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政治的"、"道德的"周朴园。作为一个成功的立体感的典型人物,周朴园身上一定存在有人们很少深入分析的"情感的"、"心理的"、"个性的"更为复杂、人性的周朴园。对这个人物的这些侧面进行深入分析,有益于还原这个人物的真实的全貌。

    2003年03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5 ]
  • 论《呐喊》、《彷徨》的"审丑"话语

    朱庆华

    启蒙立场导致《呐喊》、《彷徨》强烈的"审丑"意识,而"审丑"话语又赋予《呐喊》、《彷徨》不朽的思想价值,《呐喊》、《彷徨》着重审视了人物之丑、灵魂之丑、人际关系之丑、环境之丑。

    2003年03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9 ]
  • 鲁迅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反省

    王淑萍

    鲁迅生活在世纪更迭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先驱者,面临着东、西文化的历史大碰撞。先驱者与民族大多数的思想的巨大差距,导致先驱者的孤独。鲁迅的孤独来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反省,具有现代意义的品格,而在这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反省中,我们深深地体悟到鲁迅对于那个黑暗社会的正视、否定和抗争。

    2003年03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9 ]
  •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及其诗歌成就新论

    刘保安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诗坛的一颗巨星,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奠基者。然而,这位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伟大诗人,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华兹华斯的诗论、诗作及其自然观对英美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位不朽的诗人,确立其在英国文坛的地位。

    2003年03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66 ]
  • 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再认识

    段苏平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一生写了许多不朽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其最著名的两部。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探识海明威创作思想的主导因素。

    2003年03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9 ]
  • 评欧茨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视角

    顾玲

    欧茨的小说以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通过女性形象抨击美国社会对妇女的重压,指出当代美国妇女面临的困境,并对否定女性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抗议。

    2003年03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39 ]
  • 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廖祥忠

    当我们进入一个所谓的"数字化生存"的全新时代以后,人类的知识疆域和智力范围已获得了惊人的拓展,数字化技术几乎可以展现人类想象所及的一切景象,而且它还在不断打破人类想像的极限。在一个数字克隆的"虚拟真实"王国里,观众已经从一个被动的观赏者变成了艺术"虚拟世界"的某种意义上的"主宰",他可以真正为这个世界"立法"。

    2003年03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43 ]
  • 试论伏尔泰的批判史观及其基础

    汪树民

    伏尔泰的批判史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否定教会的权威,批判神学史观,伏尔泰摒弃了中世纪的神学史观,反对用《圣经》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伏尔泰还对教会的合理性表示怀疑;伏尔泰对于在他之前的诸多史学家在研究历史上的种种错误做法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对于欧洲封建史学家的史学著作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于古罗马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也不以为然。伏尔泰还明确指出,以前诸多历史学家貌似真实的记载其真实性值得怀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时及后来的史学家不可能获得准确的资料及信息。伏尔泰的批判史观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有三个得以产生的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及人类视野的扩大,迫使史学家们用新的史学观来看待历史,因此历史的研究范围也就扩展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尤其是史学家相信进步史观;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及法国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则使伏尔泰的写作方法与前人相比既有相同点同时又在很多方面显示其过人之处。

    2003年03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2 ]
  • 西汉人口数量变化的社会因素

    尚新丽

    影响西汉人口数量增减变化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其中以影响人口出生和死亡水平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自然灾害为最重要。西汉初年,为了增加社会劳动力,恢复和发展生产,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增殖的制度措施:允许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轻徭薄赋,奖励生育,招抚流民,释放奴婢等,使西汉前期人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自武帝始,统治阶级日益腐化,土地兼并加剧,武帝长达30年的对外用兵,大规模的徭役征发,加上统治阶级的挥霍浪费,不断加重税额,百姓财竭力尽,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争死亡,饥饿死亡,严重杀婴,生育下降,造成人口大量减少。上述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西汉人口数量变化。

    2003年03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0 ]
  • 试析唐代以幽州为中心地区人口流动

    宁欣,李凤先

    以蓟城(或称幽州城)为中心的幽州地区,处于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接的特殊地理区位,在社会与民族变迁剧烈、人口流动频繁的唐代,幽州地区在中古时期历史格局变迁的大势中,从政治重心边缘次中心逐渐向政治重心中心区转移,成为对中国历史大局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地区。本文试图通过归纳唐代以幽州为中心人口流动的种种表现和特点,探讨这一地区社会变迁中的人口基础。

    2003年03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33 ]
  • 日本投降前后美国的对日政策与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张卫军

    日本战败投降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日本国内始终存在着一股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歪风,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极右势力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日本自身的原因之外,二战结束前后美国的对日政策也是难辞其咎的。日本投降前后,美国从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利益出发,在日本投降问题上,在《开罗宣言》所要求的"无条件投降"的强硬立场上不断退步,同日本法西斯政权作了一笔不光彩的交易,使日本在"'国体'前提下投降"的要求得以实现;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占领当局在日本推行的民主改革并不彻底,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对战犯的惩治也极不彻底,这为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保留了孽根;从1948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提供了条件。

    2003年03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74 ]
  • 苏联与朝鲜战争

    刘子靖

    美国是朝鲜战争的罪魁祸首,但作为名义中立国的苏联与这场战争的源起,也有着重大干系。战争期间,苏联在道义上和物质上援助中国军队抗美援朝的同时,军事上则采取了消极的不卷入政策。苏联当局这一政策是自私的,也是极其现实的,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朝鲜战争是国际关系演变中的一场灾难,苏联则是这场灾难的最大受惠国。

    2003年03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7 ]
  • 毛泽东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思想了吗

    潘广辉

    毛泽东积极主张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对此曾做过大量的论述。但是,他的这种思想还没有上升为全面对外开放的思想,衡量他是否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思想,应注重几个方面的条件。虽然毛泽东一直积极主张进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但受国内、国际、实践的局限性和毛泽东本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他最终未能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思想。

    2003年03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7 ]
  • 民族文化的超越与文化的先进性

    丁国旗

    国家需要安全,民族需要发展,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文化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文化的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立足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立场,具体探讨了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同政治应有的关系,从而对我国文化今后的发展作出了判断。

    2003年03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6 ]
  • 试析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离异"与"复归

    李永芳

    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由"离异"到"复归"的思想演变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甲午战争前后至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基于坚实的西学功底、甲午战局的唤醒、科考屡试不第的愤懑等原因,大力提倡全面西化,批斥中学;二是从戊戌政变后至辛亥革命时期,严复基于对当时西方社会弊病有了初步认识以及早年所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等原因,极力主张中西文化折衷;三是在民国时代及其晚年,基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明的深感绝望、所受斯宾塞庸俗进化论的影响以及官运亨通的个人经历等原因,竭力推崇旧学复古。

    2003年03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9 ]
  • 跨文化的有效沟通——以(广东)省港澳地区为例

    孙东川,陈伟翔

    随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跨越地域界限,甚至跨出国门来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合资企业与合作经营的浪潮已势不可挡。合资与合作的深层含义就是相异的文化在碰撞中寻求融合和协同。跨文化管理所涉及的课题甚多,本文只集中讨论跨文化的沟通。为此,本文访问调查了一些香港和澳门在中国内地的管理决策人员和投资者及中国内地驻香港或澳门中资企业的管理决策人员,希望首先借用同文同种、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不同文化背景的(广东)省港澳地区的跨文化沟通经验来论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2003年03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1 ]
  • 我国学界对网络文化及其影响研究综述

    王栾生

    网络文化本质上更是一种"人"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层级性;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个性化及"双刃"性是其主要特征。因特网带来的交互思维已成为人们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网络文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所检近200篇相关文献同时表明,我国的网络文化研究仍存在着应对性强而主动性弱的现象。

    2003年03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73 ]
  • 2002年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

    孙景峰

    本文对2002年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状况分九个部分进行述评:社科学术期刊的基本理论问题;质量是社科学术期刊研究的永恒主题;社科学术期刊编辑过程;编者·作者·读者;社科学术期刊管理;核心期刊逐渐成为研究的亮点;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社科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

    2003年03期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7 ]
  • 论小康社会的国民素质建设

    单培勇

    经济、民主政治、国民素质、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在这四大奋斗目标中,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现代化水平。为此,必须树立"以国民素质为本"的小康社会新理念,建立适应小康社会发展的国民素质结构,建构国民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科技素质、民族精神素质、民主法制素质、生态环境保护素质、诚信素质和学习素质八大国民素质教育新体系,制定国民素质发展指标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03年03期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7 ]
  •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谭德礼

    杜威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全部生活中,要求学校社会生活化,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陶行知则针对当时中国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两种理论虽然字面上相对,但也是可以互相沟通。他们都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突出生活的教育意义,只不过陶行知理论的内涵大大超过了杜威的教育理论。两位教育家对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天的德育仍不乏积极的借鉴意义,既要主动了解德育客体,重视他们的思想变化,又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启发我们的德育工作从内容到方法都要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做相应的变革。

    2003年03期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365 ]
  • 我国高中阶段普教职教的分设与合流

    秦崇海

    我国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设的办学模式,是在建国初期急需大量中初级技术人才这样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从现在我国现实条件对教育的要求看,这种办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况且它也违背了中学阶段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规律,造成人才培养的错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从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人才成长规律、素质教育要求和国际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潮流趋势以及我国现阶段和今后对人才的要求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应走普教、职教一体化道路,创立崭新的综合中学办学模式,在较高层面上树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新的课程结构。对中学阶段的学生,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教育。

    2003年03期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1 ]
  • 试论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刘冬梅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任命制转换为现在的聘任与被聘任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法律关系,具有法定性、管理性、平等性、自主性和程序性等特征。针对高校教师聘任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加强教育立法,使高校教师聘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快教师任用制度改革步伐,使高等学校教师任用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

    2003年03期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33 ]
  • 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目标的定性研究

    王铭伟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在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今天,需要对其系统、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形式等,提出一套标准性的要求,以便使其真正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教育评估提供客观标准。

    2003年03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6 ]
  • 反全球化:全方位认识全球化的另面视角

    李延明

    2003年03期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2 ]
  • 重婚、姘居的认定及举证责任

    岳修新

    2003年03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4 ]
  • 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王东

    2003年03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7 ]
  • 创新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

    陈建国

    2003年03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0 ]
  • 试析报告文学与通讯的异同

    史国新

    2003年03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