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简评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吴益民

    <正> 乔姆斯基认为,人的语言知识是不可能全靠后天的归纳而得来的。人先天就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u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这种机制包含一套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语言共性(Lauguage Universals)。这些先天的语言共性经过后天具体语言材料的诱发,转化为具体语言的规则,从而使人具备了理解和产生无数新鲜句

    1987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6 ]
  • 集合论悖论若干哲学问题的思考

    梁立明

    <正> 一、经典集合论内部的一组悖论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康托(G.Cantor)创立集合论以后,经过康托和其他数学家二、三十年的努力,到十九世纪末,集合论已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数学家发展了实数理论,并将实数理论的无矛盾性最终归于逻辑与集合论的无矛盾性,试图

    1987年03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9 ]
  • 近代西方经验论唯理论形成原因初探

    王玉建

    <正> 认识论在近代西方的发展,出现了英国的经验论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这种观象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社会生产方式只决定哲学思潮的总趋势、总倾向,并不能规定这个总趋势中所出现的每种体系和学说,因此,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哲学思想也可能截然不同。在分析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的具体原因时,我国西方哲学史界一般都认为:近代英国重视实

    1987年03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3 ]
  • 略论对道德行为进行定性评价的根据

    程秀波

    <正> 人们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评价的对象之一。要使我们对于道德行为的评价符合实际,恰如其分,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定量评价则是定性评价的深入和具体化。本文仅就对道德行为进行定性评价的依据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伦理学界各位专家和同志们。

    1987年03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5 ]
  • 《枢垣初刻》后十五疏

    李永茂 ,刘乾

    南明宰相李永茂,字孝源,号约生,河南邓县人。明天启七年举人,崇祯十年进士,授北直隶浚县知县;后擢为兵科给事中。南明福王即位,巡抚江西;永历帝立,拜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崇祯十五年冬,因清兵深入河北、山东等地,他被派往畿南顺德视察,凡四十天。就所见所闻,上奏疏二十二篇,编为《邢襄题稿》。回朝后,在崇祯十六年一年内,又有奏疏三十七篇,即编为《枢垣初刻》,这两本著作,是清朝入关前夕及李自成农民军后期的重要史料;可惜皆无刻本流传,抄本也短缺不全。建国初期,孔宪易介绍开封李雅轩旧藏《题稿》、《初刻》各一卷给中华书局,中华遂合力一册排印出版。但此中华本,《题稿》缺少两疏,《初刻》仅存十三疏,所缺尤多。其实还有一个本子,一向不为人知,就是民国初期,前清进士汲县人李敏修主持的“中州文献征辑处”所借抄的《枢垣初刻》,此本虽然只收十五疏,可竟然全是中华本所佚者。现在我将“中州文献”本的十五篇加以标点,改正了明显的错字,公之于世,也不负前人征辑的苦心了。但合中华本十三篇,还缺九篇,不知原书三十七篇之数,还能璧完否。

    1987年03期 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9 ]
  • 中国古典诗词的模糊性

    刘怀荣

    <正> 模糊数学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型科学,在短短二十多年中,它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渗透到其它许多学科中。近年来学术界有不少人把模糊理论用于文学研究,但更多的集中在美学和文学语言的研究上,其实,模糊现象在文学中是相当普遍的。本文试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模糊性与我国古代诗论中有关模糊问题的论述作一初步探讨。

    1987年03期 34-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8 ]
  • 江淹诗文系年考辨

    丁福林

    <正>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我国南北朝时期之著名文学家,有集十卷传世。前辈专家之著作如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以下简作《汇注》),闻人倓《古诗笺》(简作《闻笺》)、吴丕绩《江淹年谱》(简作《吴谱》)等对其事迹及著作皆有较详之考订,为后人对江淹及其作品的研究带来了较大的方便,功不可没。但其中疏漏舛误之处亦

    1987年03期 41-4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42 ]
  • 李清照《临江仙》词作年辩析

    刘瑜

    <正>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中《李清照事迹编年》里说,“洪炎所云泉州故相赵梃之家,以实录缴进事观之,即明诚家,亦即清照也。据此,似清照平生行踪,或曾至福建。倘确曾驻家泉州,则《临江仙》词所云:‘人客建安城’(赵万里辑本《漱玉词》作‘人老建康城’),殆

    1987年0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4 ]
  • “叙”“议”文体训练琐议

    杜常善

    <正> 记叙文、议论文是基础写作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叙议两种文体训练是基础写作学里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写作成绩的好坏,一般地说,主要表现在这两种文体上面。因此,如何开展叙议文体训练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现代教育史上关于叙议的看法多不一致,归纳起来约有三种。一曰“先后论”,二曰“多少论”,三曰“平行论”。这三种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先后论”。它给中小学阶段文体训练带来很大片面性,影响

    1987年03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训诂

    王文彦

    <正> 黄侃先生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以语言解释语言”,道出了训诂学的本质,划清了训诂学与邻近学科的界限。“无时地之限域”,使训诂学进入了广阔的天地,是训诂学的一大解放。就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还是现代文教学,都和训诂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只是各有自

    1987年03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7 ]
  • 关于潜台词

    李留记

    <正> 戏剧文学的语言应该富有潜台词,这是许多文学理论和戏剧美学著作都谈到过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潜台词的涵义及其作用意义的理解,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在我看来,其中有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如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钟子翱、梁仲华、童庆炳执笔)的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书《文学概论》这样说:“所谓潜台词就是

    1987年0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6 ]
  • 徐特立论学习方法

    许梦瀛

    <正> 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徐特立把他毕生绝大精力用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我国马列主义教育科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仅就其有关学习方法的思想,进行初步的研究。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是促进学习的一种强大动力。学习必须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学有成就。古

    1987年03期 62-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6 ]
  • 美育刍议

    陆生

    <正> 近儿年来,呼吁在教育和教学中增加美育内容的实际工作者逐渐增多,但是,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人们尚有争议;它的理论依据,还不够充分。因此,积极地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加速我国美育理论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一美育就是引导儿童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语言美、艺术美的感受和鉴赏,从而

    1987年03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1 ]
  •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初探

    孟宪林

    <正> 当前,世界各国在教育过程中,普遍重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世界上的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称为系统,都可以作为系统来进行研究、考察。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高师

    1987年03期 72-7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8 ]
  • 开创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河南省首次古代文学研讨会综述

    杞仁

    <正> 一九八七年五月五日至五月八日,河南省首次古代文学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河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新乡市语言文学学会联合筹备召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三十八人,收到学术论文二十八篇。河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栾星先生向与会代表赠送了他的新著《李岩之谜——甲申史商》。会议期间,代表们

    1987年03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9 ]
  • 我校作者四篇论文获省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景峰

    <正> 在最近揭晓的河南省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1984—1985年度)中,我校作者的四篇论文分别获三等奖。它们是:政教系余德仁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应反映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现象》(载《经济研究》)、政教系崔永和的《试论作为社会认识论的历史辩证

    1987年03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