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论北宋哲学发展的“圆圈”

    李之鉴

    <正> 侯外庐等同志主编的《宋明理学史》说:“要了解宋代的理学,必须从理学与新学对立这一线索着眼。”这话是实际的。但王安石新学,并非理学.所以,作为《宋明理学史》,未能深入谈论这个问题,则无可非议.愚见所及,北宋哲学发展,是由“宋初三先生”的“天”本论客观唯心主义,经由王安石的“元气”一元论朴素唯物主义,进而过渡到二程理学客观唯心主义。这是北宋哲学发展上的一个“圆圈”.

    1986年Z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0 ]
  • 关于老子“大方无隅”等四句的注译

    王乐耕

    <正> 《老子》一书五千余言,言简意深,“其辞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遂成千古之大难题。时至今日,注家尚未得其全部真谛。例如,现在关于《老子》四十一章中的“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注译,就不符合老子本义。任继愈同志著《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版)第八十页,关于“大方无隅”等四句的校定文作“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译文如下:

    1986年Z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4 ]
  • 《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出版

    景峰

    <正> 政教系哲学教研室主任、讲师李之鉴著的《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一书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大量考证和综合分析基础上,详细而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新观点.本书十八万字,史料翔实丰富,语言简洁明快,由著名书法家陈天然题写了书

    1986年Z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3 ]
  • 谈谈列宁关于辩证法实质的思想

    石风

    <正>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唯物辩证法规律的研究上.他关于辩证法实质问题的论述,对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辩证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理解。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在这里列宁把这句话看成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同义语。这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分裂为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相

    1986年Z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0 ]
  • 劳动从属于资本的几个理论问题

    吴斌

    <正> 马克思关于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论是《资本论》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资本论》就是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论,它研究的是生产劳动的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因为马克思研究劳动从属于资本是和前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的,所以,这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论,其中也包含着和其它社会的共性,即包含着一般的理论.这对于我们研究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从许多同志把简单协作误认为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来看,对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论研究,也是很必要的。

    1986年Z1期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0 ]
  • 简讯五则

    <正> 为配合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六月二日下午,我校在大礼堂隆重举行老山英雄事迹报告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云南边防某部副营长曹银选同志应邀前来作报告,深受毕业生的欢迎。

    1986年Z1期 22-29+88-12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5 ]
  •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述评

    张瑛

    <正> 中国近代史学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同时又对近代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从二十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曾有不少论者对此进行了阐述.建国三十多年来,广大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这个园地里辛勤耕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分述如下.

    1986年Z1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4 ]
  • 变法维新与文体改革

    元青

    <正> 中国历史发展到十九世纪末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逐步加深的客观现实情况,远比太平天国时期要复杂得多了,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程度也大大超过了前一时期。中法、甲午战争的惨败,天津、马关灰溜溜的外交,掩饰在“同光中兴”外衣下的昏暗政治,瓜分狂潮,巨额贷款,这一系列事变,使中华民族处于极大的危机之中,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人,不能不为之所动。梁启超的一段话很反映这时的政治形势。他说:“甲午丧师,

    1986年Z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6 ]
  • 我党早期的机关报——《向导》

    路遥

    <正>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中国的斗争日益加剧.为了重新分配他们在中国和远东的市场,以美、英、日为首争夺中国的冲突,通过他们在中国的代人又激烈地展开了。国内的直、皖、奉系军阀为了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也加剧了混战,广大民众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激烈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势,迫切要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给中国人民指出一条出路.1922年7

    1986年Z1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2 ]
  • “废督裁兵”政治思想述评

    赵锡荣

    <正> “废督裁兵”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它的产生绝非偶然,是和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研究这种政治思想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生、破灭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进程和规律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课题。

    1986年Z1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35 ]
  • 跟随历史的脚步 实现伟大的转变——试论宋庆龄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林德龙 ,何新慧

    <正> 宋庆龄同志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久经考验的前驱,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女性。尤其可贵的是,她能跟随历史的步伐不断前进,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变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我们研究宋庆龄政治思想中这一伟大的转变,对于了解她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卓越贡献,对于研究她一生的政治思想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仅就宋庆龄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及其主客观条件作些探讨。

    1986年Z1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3 ]
  • 略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

    廖平灼

    <正>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战略策略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研究,深刻认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胜利完成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新时期统一战线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统一战线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在革命时期,它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为推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服务的。从大革命时期起,我们党就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蓬勃发展。后来,由

    1986年Z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5 ]
  • 古代汉语里有“知焉”、“杀焉”、“说焉”

    永安

    <正> 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一节中说:“‘焉’字一般只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这点和‘之’正相反.‘之’的主要作用就是放在及物动词之后作宾语。古代汉语里只有‘知之’、‘杀之’,没有‘知焉’、‘杀焉’.”先此,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已有与此类似的说法:“可以跟这个‘焉’的动词很有限,我们可以说‘察焉、视焉’,也可以说‘察之、视之’;但我们只能说‘杀之、说之’,不能说‘说焉、杀焉’。”

    1986年Z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 简论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韩承文

    <正> 关于霍布斯是哪个阶级的政治思想家,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国内外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霍布斯不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思想的真正代表,而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拥护者和辩护士,是“地道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拥护者,是“极端保王党人”。第二种观点,认为霍布斯是名符其实的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科学之父,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霍布斯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三种观

    1986年Z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8 ]
  • 姜维简论

    施光明

    <正> 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南)人。姜维自建兴六年(228年)入蜀后,从丞相府仓曹椽屡迁至大将军,诸葛亮死后,长期负责蜀汉军务,是蜀汉政权中最高军事领导人,成为三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但是,对于姜维的评价,历代史家却毁誉纷纭,莫衷一是。贬之者说他“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褒之者赞其“赤心则千载如生”,认为“维之于蜀,犹张世杰,陆秀夫之于宋耳”.显然,有必要对姜维其人其事做出公正恰当的评价,以使功过是非得以明断。

    1986年Z1期 61-6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8 ]
  • 试论古代汉语里的A见V式和R见V式——兼谈“宰臣不见斥”的注释

    王永安

    <正>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名词性成分)+见+及物动词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然而对这种结构形式中的某些句子的解释,却历来存在着意见分歧:有解成主动式的,有解成被动式的。如对韩愈《进学解》中的“宰臣不见斥”的解说,意见就很不一致。《马氏文通》受动字四之二说它是“受动”,指出:“其意盖谓‘不为宰臣所斥’也。”但马建忠的态度似乎还有些游移,所以又说:“则‘见斥’二字反用矣,未解。”杨树达不同意他的解释,在《马氏文通刊误》里,引用《后汉书·吕布传》“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后说:“‘卓几见杀’者,卓几杀布也。是‘见’字自古有此种用法,非韩文创为也”。

    1986年Z1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5 ]
  • 《辞源》释义失误的原因举例

    吕友仁

    <正> 本文所说的《辞源》,是指从1979年到1983年间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的修订本《辞源》。《辞源》是文史工作者常用的工具书。对于我来说,它是我的良师益友。因为接触得多了,就不免看到它的某些不足之处。现在把这些不足之处写出来,无非是爱之愈深而责之愈备的意思。

    1986年Z1期 7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5 ]
  • 简论语用常规的修辞偏离——从会话公设角度看有关的修辞方式

    袁毓林

    <正> 语用学从语言使用者和语用环境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分析话语的生成和结构类型,阐明语言交际的条件和规约,揭示了语言形式和话语交际间的复杂关系,为修辞学研究语言表达的效果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丰富的理论营养.特别是会话公设和言外之意的理论为我们分析某些修辞方式的构造和功能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方法和比较精密化的工具,促进修辞学摆脱传统上凭语感主观地分析辞格的弊习。

    1986年Z1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10 ]
  • 《诗经》里的德音

    翟相君

    <正> “德音”在《诗经》中出现十二次,涉及十一篇诗。古今注家对“德音”作了多种解释,不仅各家的解释互不相同,即使同一人的解释,也会因篇而异。如高亨先生的《诗经今注》对“德音”的注释,就有以下几种:1、道德名誉;2、善言;3、好声誉;4、言词;5、好名声。不难看出,高先生对“德音”的解释有多种,属于随文立义,没有固定的解释,令人难以捉摸,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选了三篇有“德音”的诗,其译注也不一致。《谷风》的“德音莫违”,译为“往日的恩情休要抛弃”;注云:“‘德

    1986年Z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3 ]
  • 谈谈王梵志诗的写作年代

    黄家全

    <正> 敦煌石室中发现的王梵志诗,张锡厚同志认为写成子唐初,这个论断很值得商讨。考察结果表明,现存王梵志诗,有相当部分不是王梵志原作,而是在流传过程中掺入的。这一部分,可以称之为“类王梵志诗,”王梵志所作,可称之为“原王梵志诗,”两项诗的总和,大体上相当于《王梵志诗辑校》所收录的范围。这是我们讨论年代问题的研究对象。

    1986年Z1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9 ]
  • 论冯沅君的小说创作

    许凤才

    <正> 在五四新文学初创时期,冯沅君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子。一九二四年二月,她的处女作《隔绝》刚刚在《创造季刊》上发表,就立刻引起了大家的骇异。鲁迅先生盛赞它:“实在是五四运动直后,将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怕毅然和传统战斗,遂不得不复活其‘缠绵悱恻之情’的青年们的真实写照。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中的主角、或夸耀其颓唐,或炫鬻其才绪,是截然两样的。”一九二六年,他又欣然接受了北新书局的委托,将沅君的这一篇《隔绝》和稍后而发的《旅行》、《隔绝之后》、《慈母》集合成册,编入《乌合丛书》之内,取名为《卷葹》。

    1986年Z1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7 ]
  • 汪曾祺小说简论

    谭兴戎 ,丁安仪

    <正> 汪曾祺是当代风俗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一九八○年十月,他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受戒》,吹响了新时期风俗画小说的第一声号角.接着他陆续发表了四十多个短篇,几乎每一篇都以其思想内容上和艺术上的独特色彩,引起读者和文学界的普遍注意。

    1986年Z1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5 ]
  • 拾遗补缺 深层开掘——略谈长篇小说《泥泞路上草》

    李留记

    <正> 新时期的文艺创作呈现出空前少有的繁荣局面,各种题材的禁区被打破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走进了我们的文艺殿堂,不同审美风格和流派的作品纷至沓来。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感到,在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尤其在拥有大量读者的小说的创作中,反映学校生活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描写在校中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则更属凤毛麟角了。在这种意义上,河北青年作者窦峻峰取材于十年动乱期间农村中学生活的《泥泞路上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可以说是为我们的长篇小说创作填补了一项“空白”,把艺术描写

    1986年Z1期 111-1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7 ]
  • 妇孺皆宜的珍品——读《中国古代诗词故事》

    尚且

    <正> 茶余饭后,老年人在一起总喜欢天南海北说古道今;工作之余,青年人总不免要翻翻书本,借以调剂精神和获得知识;讲台上,教师爱不失时宜地说个典故,以调节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的思路;紧张学习之后,学生总是三五人相聚谈天说地,以显示自己的“学识”;家务之暇,母亲忘不了给孩子讲个故事,以增长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凡此种种,都要有知识素材.

    1986年Z1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2 ]
  • 仿写卮谈

    杜常善

    <正> 近几年以来,新兴的写作学与已有较长历史的文艺学并驾齐驱,蓬勃发展,呈现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令人可喜可贺.笔者作为一名写作学爱好者,不甘寂寞,愿与同仁一道努力奋进,为新兴的写作学贡献自己的一得之见.本文所说的“仿写”,即通常所说的“摹仿”、“模仿”.对于仿写,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肯定的,认为仿写是学习写作者不可逾越的过程,“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是创造的第一步”.另一种是否定的,或认为仿写“是一种玩艺儿”,或把

    1986年Z1期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5 ]
  • 浅谈普通中学开展教育评估问题

    常云峰

    <正> 教育评估是以教育为对象,由一定机构对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评定。这是加强学校管理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成绩卓著的学校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重点支持,办得不好的学校要整顿以至停办”.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采取这一管理措施是必要的及时的,它必将促进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提高,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目前我国中学情况来看,我认为积极开展教育评估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下边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986年Z1期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0 ]
  •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与教育初探

    陶锦章

    <正> 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许多父母积极响应。这对减少我国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独生子女在儿童总数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为此,党中央提出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求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把下一代培养好,使共产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现在的幼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二十、三十年代,就将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是说,让做父母的都能教育好独生子女,把下一代

    1986年Z1期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0 ]
  • 试论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施佩秋

    <正> 作父母的都应正确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对于青少年的未来影响极大,因为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儿童从生下来到他经济独立前,十几年时间一直生活在家庭中,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待人接物,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处处影响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形成他们的各种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所以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做父母的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特别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着较深的感情和联系,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在家庭中幼儿和父母自然形成深厚的感情,是幼儿容易接受家庭教

    1986年Z1期 132-134+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6 ]
  • 系统思想在干部考核中的应用

    蒋笃运

    <正> 干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干部考核是这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为干部的培养、使用、任免、奖惩等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干部考核的真实性、可靠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干部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影响着干部队伍的建设。可见,干部考核在干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干部的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多变量的、随机性强的复杂系统.对干部的考核不同于人对物进行“数量分析”或“质量检验”,比那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同时,干部考核的过程,是一个“人考核人”、“人评价人”的过程.考核的结果必然要受决策者、考核者或其他第三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干部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为提高

    1986年Z1期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0 ]
  • 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秦淑芳

    <正>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全面改革城乡经济体制以及改革科技、教育体制的新时期。在这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必将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某些不协调现象。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世界上各种思潮必然在人们思想中产生反响,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重大变革,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重大变革,从而在人们思想上引起种种矛盾和冲突,出现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只有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

    1986年Z1期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0 ]
  • 扬长克短 发挥优势 全民共建体育强国

    孟宪林 ,唐画琴

    <正>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指出:“体育关系到人民健康,民族强盛和国家荣誉,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发展国际交往与加强同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加强国防力量,都有重大的作用。”所以,振兴中华,建设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一定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体育运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全国城乡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第23届奥运会

    1986年Z1期 14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1 ]
  • 高校理科藏书变革初探

    周志有 ,张新旭

    <正> 高校图书馆资料室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提供书刊文献以及情报资料的光荣任务.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出现,教学、科研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广大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学生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愈来愈高。因此,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如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资料室的职能作用,这是我们应当经常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是图书馆工作变革的首要问题。因此,针对图书馆工作的现状,必须提出新的更富有建设性的设想.

    1986年Z1期 155-15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9 ]
  • 河南师大图书馆简介

    李龙堂

    <正> 河南师大原为平原省立平原大学.1952年平原省撤销后,该校与河南大学合并,同时河南大学改名河南师范学院,分设文学院和理学院.河南师大当时为河南师院理学院,后曾名新乡师院.图书馆随着学校的创建而诞生,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的历史.三十五年来,河南师大图书馆随着学校的沿革而变迁,随着学校的更名而易名,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该馆初建时只有三名工作人员,图书5418册,馆舍面积180平方米。1956年在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向科学进军的政策指导下,图书馆得到

    1986年Z1期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6 ]
  • 英语评注性状语探讨

    耿静先

    <正> 一、概述评注性状语的英文是Disjunct,它的含义是“分离”、“脱节”、“不相连”.评注性状语对一个句子的全句内容进行说明或解释,表示说话人对话语的看法或态度.“评注性状语”这一译法最初见于由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一书中。在王中浩等译的夸克等著的《当代英语语法》(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ilsh)一书中,Disjunct 被译作“外加语”.有的语法学家也把它称作“分离性状语”。

    1986年Z1期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