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政治与行政

  • 地方党内法规制定质量研究——以制定程序为中心的考察

    秦前红;庞慧洁;

    地方党内法规的质量是对地方党内法规所进行的客观评价,主要衡量标准是考察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满足党和国家所需、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具备可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是否达到制定时设定的预期目标等。由于目前地方党内法规的制定存在程序不规范、缺乏立规技术等问题,使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在地方党内法规的制定程序中应提高立规技术,规范立规语言,完善制定程序中各个环节的要求,从而提升地方党内法规的质量,确保制定的地方党内法规合理、合法,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020年01期 v.47;No.20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6 ]
  • 国家治理进程中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宋才发;

    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党内法规体系的功能作用要由实际成效来体现。必须整体筹划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党章是执政党制定党内法规体系的总章程,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是国家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法治路径是:加强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律体系的协调衔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按照标准化规范要求对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清理,构建科学完备的党内法规监督和评估机制体系。

    2020年01期 v.47;No.200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 ]
  • 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生态结构及现代转向

    马华;冀鹏;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其历史逻辑,有对传统国家治理的继承性。传统时期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生态特性,通过多元治理主体(皇帝、士阶层和乡族集团)之间的互动维持着动态平衡,而非单线式的组织模式和单向式的能量传递模式。这与专制主义话语下皇帝对最高权力的独占性、裁决的随意性不同。而专制主义也难以完全解释国家治理系统何以长期稳定地存在。只有在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条件下,治理体系内多主体维持着各自的生态位和足够的生存空间,存在持续性的互利与互相限制,才能保证农耕帝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相对稳固,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的生态特性可以视为这种历史逻辑的延续。

    2020年01期 v.47;No.200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 ]
  • 代议民主下的政党回应:价值厘定、主要议题与研究前景

    马德普;于保军;

    政党回应是政党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代议民主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机制。它的核心是政党政策符合公众意见的程度,其主要议题涉及为何回应、何谓回应、如何回应及以及是否回应等问题。这些议题不仅揭示了政党回应的方式,即政党的竞选纲领或政策,而且也引发了对政党类型与政党回应影响因素的考察。学者们不仅区分了主流政党与利基政党的不同回应特点,而且揭示了经济全球化、选举制度和层次、政策或议题的显著性和重要性、媒体、选民群体等影响因素在政党回应过程中的作用。政党回应研究有利于探究政党的行为逻辑,衡量政党在推进民主与治理方面的效能,为竞争体制与非竞争体制国家的政党治理提供一个比较的维度,进而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政治体制的认识和理解。

    2020年01期 v.47;No.200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 ]

法学研究

  • 专利权权利客体例外制度研究

    宁立志;郭玉新;

    专利法所不予保护的客体可称之为专利权例外客体。专利权权利客体例外制度由例外客体范围及其排除规则与适用机制共同构成。我国专利权例外客体在形式上呈现"1+N"形式,内容上可分为发明创造的例外客体和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两种类型。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新,我国专利客体例外制度存在着制度逻辑性欠缺、例外客体排除规则不明确、适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规范建构、法律解释与适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完善。

    2020年01期 v.47;No.200 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4 ]
  • 我国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构建研究——日本经验的启示

    李蕊;程新睿;

    保障粮食安全是保障免于饥饿的基本人权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在起草,亟待明确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构建路径。日本当前已形成以《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为基本法,粮食生产、流通、储备、灾害防治等专项立法为补充,相关领域立法内部规范协调的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并通过立法有效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构建了粮食安全双重保障机制。日本在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中,确定各社会团体的主体地位,给予税收、财政、竞争等各方面法定优待,对全国各地各领域涉及粮食安全保障的社会团体予以宏观安排以协调各自作用,配以相应限制措施,形成政府、社会、市场的三元协同的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体系,而通过法治轨道内的保障计划和具体保障政策积累下的经验,又能够反哺日本的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借鉴日本经验,中国应当尽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协调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团体优势,以法治化的计划和政策助推粮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在粮食安全法治保障化层面,在法律移植整合层面,日本的法律经验也值得借鉴。在中国的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构建中需要对包括日本在内的更多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法治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并借鉴,深入研究把握粮食安全与生存、健康、贫困等问题的关系,走出一条粮食安全保障法治化的中国道路。

    2020年01期 v.47;No.200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4 ]
  • 美国司法再投资改革实践检视

    韦佳;

    21世纪以来,在大规模监禁背景下,美国各州相继达到监狱拥挤、不堪矫正支出重负的临界点。在此背景下,各州开始探索监禁改革之路,联邦政府遂正式发起"司法再投资倡议"。这个以经济性著称的司法再投资,通过设立问题解决法庭、改革量刑法与缓刑、保释制度等措施,打破监禁与累犯循环的局面,运用司法测绘定位司法资源缺口,将由此节约的司法资源投入到加强社区监督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中,从而显著提升了美国刑事司法系统运行的公平与效率。从2007年至今,司法再投资已积累了十余年的改革实践经验。35个州的多项数据表明,司法再投资有效缓解了美国大规模监禁带来的资金和人员短缺,能在让更多犯人回归社区的同时,降低累犯率并提升公共安全。司法再投资的实践经验及其所蕴含的经济学思维,或为中国监狱与社区矫正改革提供镜鉴。

    2020年01期 v.47;No.200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财经论丛

  • 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分析

    杜江;吴瑞兵;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进出口数据合并匹配形成的微观企业数据,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视角,实证考察了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政府补贴显著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从分类检验的结果看,政府补贴有助于企业全球价值升级,但提升效果会因技术复杂度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政府应该继续提升政府补贴的力度,以激励更多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根据企业自身特征合理选择补贴对象,优先补贴民营企业、资本密集型及一般贸易型企业,充分发挥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积极效应,同时制定公开透明的申请资格评审机制和监管方式。

    2020年01期 v.47;No.200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5 ]
  •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效应——基于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

    余思勤;孙司琦;

    本文利用1990-2017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34个国家的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开放度、贸易竞争力和人力资本多数处于中等阶段。贸易开放度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对称但不显著的关系。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既可以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也可以凭借人力资本间接促进一国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通过贸易竞争力间接促进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大于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对贸易开放度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高端要素流动,推动高端服务贸易和高端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2020年01期 v.47;No.200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17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8 ]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测评体系建构理路——基于全象资金流量观测系统的视角

    王千;

    本文拟从虚拟经济视角建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测评体系。在重思财富和价值、GDP、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认识虚拟经济的价值创造功能。基于全象资金流量观测系统,加入对虚拟经济进行统计刻画的虚拟经济指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等指标,构建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99个三级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测评体系。后续研究要围绕全象资金流量观测系统和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对接,实现实体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虚拟经济统计指标的一体化,通过比对经济高速增长指标体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的指标体系,推进现有指标体系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等的有序协调。

    2020年01期 v.47;No.200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9 ]

哲学研究

  • 论梁漱溟思想的总体特征

    柴文华;

    梁漱溟乃一代大儒,其思想涵盖哲学、宗教、伦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那么,梁漱溟思想有没有贯通于所有领域的总体特征呢?回答是肯定的。梁漱溟思想的总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合上:经权结合,即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道器结合,即形上理论和形下学说的贯通;中西结合,即中西文化的融会;知行结合,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探讨梁漱溟思想的总体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梁漱溟为人为学的真实面貌以及儒学精粹的深远影响,也将为我们今天的为人为学提供有益启示。

    2020年01期 v.47;No.200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 ]

历史学研究

  • 晚清幕府史学活动的经世意义及其局限性

    李金华;乔治忠;

    清季,在官方史学式微的情况下,私家史学发展迅速,而地方官员所开幕府对于晚清史学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幕主借幕宾之力编校图书,改革书院,兴办书局,幕宾借幕主之力著书、刻书,促使晚清史学不断发展。由于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晚清幕府的史学活动有了更多的经世意义和社会使命感。幕府将兴办教育与学术研究、学术出版融为一体,成为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联系的纽带。幕府通过改革书院、兴办书局,将官方与私家史学活动连接起来,成为晚清时期史学发展的独特现象。晚清幕府的史学活动虽然促进了史学的繁荣,但由于幕府史学以维护传统的文化秩序为宗旨,非但没有挑起近代史学转型的重任,甚至阻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近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2020年01期 v.47;No.200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民党与联盟党关于德国政策的辩论

    王超;

    1960年代末,联邦德国社民党取代联盟党首度领导联邦政府后,主动顺应日趋缓和的国际形势,积极推动两德关系正常化,对民主德国采取了更为理性、温和、积极的政策。尤为重要的是,为促进两德人员互访与经贸文化交流,社民党政府愿意做出一些经济上的牺牲。然而,社民党与最大反对党联盟党在德国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双方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展开了激烈的议会辩论。这场持续多年的辩论不仅凸显出两党在德国政策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同时也体现出两党皆将联邦德国的经济力量作为实现它们德国政策目标的有力工具。最终,联盟党主动退出了这场辩论,其德国政策理念再次受到冲击,开始向社民党趋同。

    2020年01期 v.47;No.200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文学研究

  • 非因立场游离、武帝影响与萧统心境变化所致——《〈文选序〉与〈文选〉差异问题的再审视》辨证

    周春艳;

    关于《文选序》与《文选》存在诸多不合之因,徐华先生之"再审视"认为主要源于二者根本立场的游离、梁武帝的多重影响和昭明太子前后政治处境、心境及文学观的变化。然经过辨证,上述观点均难以成立;《文选序》与《文选》出现诸多不合主要是缘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不同所致,其次跟实践与理论之差异亦有关,而与其他外因无涉。

    2020年01期 v.47;No.200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理、辞之辨与杜牧咏史绝句“叛理”倾向的再思考

    徐晓峰;

    杜牧咏史绝句好发异论,引起宋代以来"判理""不顾理"的批评与讨论,它反映的是中唐以来关于理、辞两种文学原则的配合与规范问题。参照中唐文人的理辞观及杜牧《李贺集序》等有关作品的叙述,杜牧所谓的"理",内容上应基于历史事实、社会伦理而非梦幻想象之景,所指向的应是怨刺、理乱;意义上应越出个体的体验感受,指向他人、社会,表达有关历史社会、道德伦理的经验教训。杜牧的咏史绝句是对古代之理的推翻,目的是切入当世的家国社会之理,因此好异判理之讥,究其实际,是对理的追求趋于极致,体现的是理与辞的高度契合。

    2020年01期 v.47;No.200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唐代取士文学研究[笔谈,3篇]

  • 唐代国家取士制度系统表释(上)

    陈飞;

    <正>本文题目的"取士"主要是指"以文取士";以文取士,简明地说,就是将"文"作为重要准则和试项来选任所需之士的制度。这个"文",相对狭义地说,是指考试所用的各种文章(体),也可延伸至相关学识和技能。以文取士的精神(包括意识、理念、原则等)及活动,古已有之;其有史可据的制度性施行,最晚也可溯至汉初文帝的诏举贤良文学。相沿至于唐代,国家全面实行以文取士制度,形成庞大而严密的制度系统,并著为典

    2020年01期 v.47;No.200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唐代制科自举制度述略

    卢洁;

    <正>唐代的取士制度主要有常科和制举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通常都离不开举荐环节。制举由天子下诏,内外官举荐,不定期举行,旨在选拔"非常之才"。内外官的举荐,可称"他荐",学者于此多有论及;他荐之外,还有自荐,亦即"自举",学者于此却很少注意。实际上自举也是制举的必备条件之一,众多文士亲历其事,并因此产生大量的文学作品,也是"取士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拟就此略作考述,并求教于方家学者。

    2020年01期 v.47;No.200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韩愈的“拟试诗”辨析

    王娟;

    <正>唐代以文取士,所试之文谓之"试文",其文体主要有策、诗、赋、判等,为了与其他场合的文体相区别,故称试策、试诗、诗赋、试判等。唐代的试诗,主要应用于进士科和科目选之博学宏词考试,制举也有偶见。文人为了考试过关,除了要做相关文体的写作练习,还会针对考试,进行拟作,于是便有了"拟试诗"。拟试诗与试诗、试策一样,都属于"取士文学"的范畴(1),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要讨论的,就是韩愈的拟试诗。韩

    2020年01期 v.47;No.200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教育学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沈有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多元办学主体格局逐步形成,教师学历得到明显提升,办学条件也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女童受教育机会相对男童处于弱势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办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城市及县镇民办园及其在园幼儿占比较高且呈增加趋势;农村园及民办园在园均规模及班均规模上均较小,且与县镇及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还存在较大数量及比例的代课及兼任教师,其中教育部门办园代课及兼任教师占比较大且呈增加趋势;学前教育科班出身的教职员工比例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专任教师及园长中具有较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且呈下降趋势,而低级职称比例却很高且在不断增加;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占比显著下降,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相对充足性只有义务教育的26.17%;学前教育学杂费收入及其比例在不断增加,且自2014年起其占比已超过国家财政性经费的占比;学前教育教师年人均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远低于小学教师,至2016年还不及小学教师的1/3,且差距在扩大。各类生均经费相对于小学来讲明显不足,在经费投入上学前教育是我国各级教育中名副其实的短板中的短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0年01期 v.47;No.200 13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 ]

  • 新时代领导干部创新动力与提升机制

    熊项斌;

    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勇气不足、创新韧劲不够、创新动机不纯是一些领导干部创新能力不足的突出表现。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原因就在于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保守懈怠,不想创新;缺乏担当精神,不敢创新;执政能力不足,不能创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从增强培训实效性、健全考核机制、探索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问责机制等方面,围绕提高创新能力,进行顶层设计,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不想创新"的动力问题、"不敢创新"的担当问题、"不能创新"的能力问题。

    2020年01期 v.47;No.200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