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 致敬古典——格非“江南三部曲”的古典倾向漫谈
赵黎波;
摘要(Abstract):
<正>1990年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成为思想界和学术界一个重要表征,"文化保守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价值立场。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对激进变革、回归民族传统,重新重视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使之成为现代生活的思想与精神资源[1]。文化保守主义对19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和批评研究的影响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以反叛和颠覆为先锋文学的转型。这些1980年代以追寻西方文学资源成长起来的一代先锋,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向古典文学致敬的态度。曾经是先锋文学代表性作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ZZJH-247);; 河南省2016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项目(2016-cx-029)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赵黎波;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1.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黎波.守成立场下的“启蒙反思”: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向[J].小说评论,2015(3).
- [2]张清华.知识,稀有知识,知识分子与中国故事:如何看格非[J].当代作家评论,2014(4).
- [3]格非.何谓先锋小说[J].青年文学,2006(21).
- [4]格非.最有意思的是在心里生长[J].长篇小说选刊,2007(2).
- [5]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 [6]格非.塞壬的歌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235.
- [7]王宏图.古典摹写、文化认同与创造性转化:《朱雀》《北鸢》与“江南三部曲”的不同书写策略[J].学术月刊,2017(7).
- [8]郭春林.春有尽诗无涯[J].长篇小说选刊,2012(1).
- [9]格非,张清华.如何书写文化与精神意义上的当代:关于《春尽江南》的对话[J].南方文坛,2012(2).
- [10]舒晋瑜.创作幸福之中的格非[J].文学自由谈,2012(1).
- (1)格非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我不可能回到十八九岁》,http://www.ilf.cn/Theo/97084_2.html。
- (2)余华:《我是喝狼奶长大的》,http://www.xici.net/d15748299.htm。
- (1)刘士林:《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精神》(《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江南诗性文化:内涵、方法与话语》(《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等系列文章,对江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