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v.45;No.193(06) 128-13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诗经》情绪类“心”部字古注训释的特征——以五种古代注本为例

王珏;

摘要(Abstract):

《诗经》训释是中国古代训诂学史和文学史的"显学"。《毛诗故训传》《毛诗传笺》《毛诗正义》《诗集传》和《毛诗传笺通释》五种注本对《诗经》中情绪类"心"部字的训释立足各自时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体现了注者对《诗经》中情感的不同体悟和解读。五种注本对《诗经》中47个情绪类"心"部字进行训释,准确把握《诗经》的创作主体、社会作用、感伤母题和篇章风格,其基本特征是较多关注负面情绪,训释材料的分布与《诗经》原文所含"心"部字分布相吻合,其情绪类"心"部字的训释数量在篇目分布上是《雅》最多,《风》次之,《颂》最少。各注本的训释又因时代背景、训诂学发展水平和作者取向的不同而呈现出释字释句不一、简繁不一、"礼""情"侧重不一的特点。

关键词(KeyWords): 《诗经》;训释;《毛诗故训传》;《毛诗传笺》;《毛诗正义》;《诗集传》;《毛诗传笺通释》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1&ZD109)

作者(Authors): 王珏;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6.023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