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情绪类“心”部字古注训释的特征——以五种古代注本为例
王珏;
摘要(Abstract):
《诗经》训释是中国古代训诂学史和文学史的"显学"。《毛诗故训传》《毛诗传笺》《毛诗正义》《诗集传》和《毛诗传笺通释》五种注本对《诗经》中情绪类"心"部字的训释立足各自时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体现了注者对《诗经》中情感的不同体悟和解读。五种注本对《诗经》中47个情绪类"心"部字进行训释,准确把握《诗经》的创作主体、社会作用、感伤母题和篇章风格,其基本特征是较多关注负面情绪,训释材料的分布与《诗经》原文所含"心"部字分布相吻合,其情绪类"心"部字的训释数量在篇目分布上是《雅》最多,《风》次之,《颂》最少。各注本的训释又因时代背景、训诂学发展水平和作者取向的不同而呈现出释字释句不一、简繁不一、"礼""情"侧重不一的特点。
关键词(KeyWords): 《诗经》;训释;《毛诗故训传》;《毛诗传笺》;《毛诗正义》;《诗集传》;《毛诗传笺通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1&ZD109)
作者(Authors): 王珏;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6.02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少华.情绪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4.
-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03.
- [3]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田代华,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4]张启成,付星星.诗经风雅颂研究论稿新编[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 [5]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等.朱子全书: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 [6]朱杰人,等.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 [7]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l:127.
- [8]徐志啸.论《诗经》的社会功用及其多重价值[G]//诗经研究丛刊(第6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5-11.
- [9]十三经古注:毛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4:167.
- [10]黄贞权.孔颖达《毛诗正义》的文学阐释思想[D].广州:暨南大学,2005.
- [11]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等.朱子全书:朱子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 [12]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