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关系史上的转折点
王玉福
摘要(Abstract):
<正> 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从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而且也是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本文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遵义会议以前的十四年中,由于我们党处在幼年时期,在政治思想上还不成熟,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由于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玉福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86.04.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第3页。
- ② 列宁:《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第312页.
- ③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11月版,第893页.
- ④ 周恩来:《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周思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307页.
- ⑤ 王明:《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6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编,第229页.
- ⑥ ⑧ 伍修权:《生死悠关的历史转折》,《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110、 118页.
- ⑦ 周恩来:《党的历史教训》,《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66页.
- ⑨ 李德:《中国纪事》.转引自《党史研究》1984年第6期.
- ⑩ 伍修权:《遵义会议的光辉不容玷污--驳李德对遵义会议的污蔑》,《红旗》1981年第21期.
- (11) 陈云:《对遵义会议调查报告中几个问题的答复》,《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73页.
- (12) (13) 陈云:《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共党史资料》第6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8页.
- (14) (17) 《伍修权同志回忆录(之二)》,《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2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82年10月第1版,第174、 171页.
- (15) (16)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关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128、 135页.
- (18)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关于选举问题的两次讲话》,《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62页.
- (19) 张闻天:《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77页.
- (20) 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