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道远;刘雅洁;
习近平资本市场法治观是在中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点系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丰富的内容体系、价值体系,也有其深厚的法理基础。在思想内容上,习近平资本市场法治论述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发展之实际,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资本市场发展理论体系,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习近平资本市场法治相关论述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指导中国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指针。从促进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实践来看,习近平资本市场法治论述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实践的总结,也借鉴了国际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有益成果,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022年06期 v.49;No.217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亨明;伍圆圆;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后疫情时代,不断提高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民众就业需求、优化就业结构的客观要求。在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建立长效的就业机制、公平的就业环境以及市场供需与就业目标的均衡配置。总体来看,目前政府未能有效地处理好短期就业和长期就业的平衡,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关注度也亟待提高,多渠道的灵活就业还有待拓宽,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水平亟须提升。因此,政府要恪守公平与公正的指导理念,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对重点群体就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有效提升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水平。
2022年06期 v.49;No.217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1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席志国;
土地经营权已经入典,然而关于其法律性质之争议却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势必影响法律的稳定性与统一性。后民法典时代法学研究的重心在于应用法教义学发展出来的法律方法解释法律规范,就其理解与适用形成通说。自文义解释而言,土地经营权系权利人直接针对“土地”这一特定物所享有的权利,这已然彰显出了物权之支配性。自体系解释而论,土地经营权位于民法典物权编用益物权分编中则须一体适用物权法之规范,加之法律赋予其登记能力、对抗效力、保护的绝对性、处分之多样性等均足以证成其物权性。进一步,基于历史解释及目的解释方法,结合三权分置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立法目的,只有将土地经营权定性为物权,才最契合三权分置,实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约束下的农地市场化的立法目的。而土地经营权债权说、双重权利说、折中说这三种不同学说所关切的问题,在物权说的框架下亦能得到相应的解决,并不构成土地经营权物权性质的制度障碍。
2022年06期 v.49;No.217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1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屈茂辉;张媞;
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是解决农村多层次融资需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措施,抵押权的实现是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中最为复杂和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抵押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抵押权实现的主体,适时扩大抵押权人的范围;创新抵押权实现的方式,确立抵押权实现的托管、强制缔约方式;构建完善的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确立规范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优先适用调解实现抵押权,有效降低抵押权实现的成本。
2022年06期 v.49;No.217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耿卓;黄子安;
保护反对老旧住宅小区重建业主的合法权益攸关老旧住宅小区重建效率之提高与都市机能之活化,意义重大。虽然《民法典》对区分所有建筑物的重建予以一定回应,但对反对老旧住宅小区重建的业主欠缺立体、完整的规范。因此宜借鉴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为反对老旧住宅小区重建业主设置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保护网,构建重建决议的程序性规定,完善老旧住宅小区重建的表决制度,赋予反对者卖渡请求权,系统规范反对老旧住宅小区重建业主的行为,推进重建事业。
2022年06期 v.49;No.217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蕴萍;翟妙如;
数字经济的勃兴催生了数据这一关键生产要素,厘清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机制与实现路径,推动数据共享与公平流通,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垄断形势较为严峻,数据的价值释放过程受阻。一方面,数据垄断行为界定标准不清,产权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反垄断治理的收益与弊端难以平衡,应尽量避免破除垄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要破解反垄断治理的困局,一是需要规范数据垄断行为的界定标准,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构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二是要不断完善数据反垄断监管机制,加快培育良性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多措并举优化反垄断治理模式;三是增强数据主体对个人数据的控制力,提升数据流通渠道的分散度与灵活性。
2022年06期 v.49;No.217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1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郭小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传统的“政经合一”体制已经成为影响基层有效治理和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近年来部分发达地区探索推进了农村“政经分开”改革,以期通过明晰农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职责等途径来实现创新农村基层治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总体目标。但是,“政经分开”改革涉及因素众多、情况复杂,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改革推进不彻底、地方财政负担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治理难题,改革后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也面临诸多制约。因此,进一步推进农村“政经分开”改革,需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因地制宜、由点及面有序推开,理顺农村三大组织的关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能力。
2022年06期 v.49;No.217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阳义南;
本文基于CGSS数据,从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两个方面检验我国社会流动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使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客观社会地位以及自评社会地位,被访者相比父辈以及自身十年前的社会地位都提升了,表明我国代际与代内社会流动都呈向上变动的趋势。三层嵌套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代际与代内社会流动都显著缩小了被访者与本省或本市收入中位数的差距,也能显著降低被访者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主观评价。相比之下,代内社会流动的调节作用更大更显著。数据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社会流动的收入差距调节作用依然存在,且效应还有所增强。因此,要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多种因素,促使社会保持充足、顺畅的上升流动,在社会快速流动中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发挥出社会流动对收入差距的长期动态调节作用。
2022年06期 v.49;No.217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明;胡壮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改进转换份额分析法,分析产业结构变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5年间我国的产业结构、人口红利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基本都是正向促进作用;2005年之后,人口红利的直接作用开始转为负向,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征兆;2015年以后,以第三产业就业份额扩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变迁开始抑制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因此,政府应当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将发展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同时注重培养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专业性人才,重视中老年人力资源的运用,充分利用第二次人口红利。
2022年06期 v.49;No.217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10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文玖;
学科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史作为中国历史学的主干,其学科体系的构建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体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科体系是指由某一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辅助学科所构成的学科群。广义的学科体系是指一个学科的构成和运行系统,它既包含狭义的学科体系,也包括体现学科体系运行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活动、科研活动、行政管理等动态要素。构建中国史学科体系,既涉及擘画中国史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又要解决好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行政机构设置等重要问题。
2022年06期 v.49;No.217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振宏;
独特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个性鲜明的学术理念,特色鲜明的学术风格,是构成个体化史学形态的基本要素。刘泽华创设王权主义历史观,使其学术研究有了独立的思想内涵;创设在矛盾中陈述历史的“阴阳组合结构”方法论,找到了把握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基本途径;参与现实、干预现实的治学理念,保障了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个性鲜明的学术风格,使其学术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这四者的融合,成就了“刘泽华史学”这个高度个性化的个体化史学形态,使其在当代史学中独树一帜。把“刘泽华史学”研究提升到理论的水平,对当代中国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2年06期 v.49;No.217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燕彪;朱彦民;
钻凿布局是近年新兴的研究课题之一。我们按照“整体研究”的理念,将花东390版龟腹甲的钻凿布局分为五式,千里路两侧各有2列(第一式)、3列(第二式)、4列(第三式)、5列(第四式)、6列(第五式)钻凿。中甲部位的钻凿共有16种布局型式,特例有圆钻朝向龟甲外缘和2个长凿与圆钻的组合形态。龟背甲的钻凿布局有二式,整体呈4列或5列,属于密集型布局。花东卜甲的钻凿布局体现了子家族的卜法,钻凿与卜兆排列规整,记事刻辞被钻凿打破,钻凿对称分布形成了对贞卜问,卜甲的钻凿未必全部灼用,钻凿布局的特例决定了卜兆显示的变例,组钻凿与组卜兆等。目前,著录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甲骨钻凿布局的研究。
2022年06期 v.49;No.217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尚字;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中心主线是讲思政道理。讲思政道理是基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的引领、育人价值的统一、学科知识的协同。一方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是教师讲思政道理的基本要求,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大格局中,要讲“深”思政道理,围绕思政元素的知识谱系,坚定协同育人的价值指向;利用资源共享平台,瞄准全员思政大课,悟“透”思政内容;因事而化地讲思政方法,知行合一地讲思政道理,有效用“活”思政元素。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是讲思政道理的根本归宿,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向学生阐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落实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的育人目标。
2022年06期 v.49;No.217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 ] - 杨涛;
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地位相等、性质不同”则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前提。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阶段,蔡元培的高等学校分类思想中蕴含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平等、但性质不同的萌芽。蔡元培主张应当通过学术分校来分别培养学问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希望所有高等专门学校均升格为大学。蔡元培的高等学校分类主张启示我们:发展本科层次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重要保证;理性调适高等职业院校层次提升和数量扩充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实践保障;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积淀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地位不可或缺的因素。
2022年06期 v.49;No.217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硕;
元代士人与政权的疏离感很强,休闲中的吟赏之乐也具有独特性。科考断行使元人有闲情逸致为诗,无功利导向,文人写诗的自娱性增强。闲中吟赏可陶冶性情,其突出特点即为真实自然书写本心。宴饮与赏景是元人吟赏的特殊场景,分韵赋诗增添宴饮欢乐,题诗写景抒发文人的个性情怀,体悟山水给人的真正欢乐。吟赏之乐产生在文人清闲自适的生活中,是元人休闲心态的外在体现。
2022年06期 v.49;No.217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汀;李同昇;
近年来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和西北地区文化产业的“领头羊”。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利用数量巨大的文化遗产,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创新、创新中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体量丰、级别高的文化遗产是西安的精神之魂,也是西安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资源基础。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西安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号化、物质化,进而产业化,“文化遗产+”是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文化遗产和多种业态呈现出从形式到内容的融合之势,这种融合大大促出了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22年06期 v.49;No.217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1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禹菲;
作为“弱者的武器”,道德情感是助推网络舆情演化的重要动力。在网络舆情事件传播过程中,情感动员策略共同构成了网络舆情道德情感被成功唤起的关键要素。在道德情感的表达中,网民们基于身份认同自觉建构起“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立话语逻辑,并始终坚持为己方发声。道德情感作为社会建构的产物,其产生和表达会受到社会的结构性制约,并在推动理性协商的同时,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要不断优化网络谣言产生的舆论生态,充分关注道德情感产生的认知偏差,对舆论失焦和“剧情反转”造成的社会失序进行理性审视。恪守自媒体舆情传播中的动员方向,在具体情境中形塑个体情感,利用理性的话语策略消解其折射的社会问题。
2022年06期 v.49;No.217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1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