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本期特稿

  • 从创作角度看清代至民初文人对元稹诗歌的接受

    周相录;

    清代至民初是唐代诗人元稹诗歌接受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在这大约300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从皇帝到遗民、从少数民族到汉族的众多喜爱元稹诗歌的文人。从接受方式看,有大量运用有关元稹之典、接续元稹之诗作、效法元稹之诗体、追和元稹之诗、反元稹诗歌之意等多种形式,表明清代至民初元稹诗歌的接受已全面展开;从接受时段上看,清代前期与清代后期至民初,以明代遗民与清代遗民为主,而清代中期则以君臣唱和为主。清代前期对元稹诗歌的追和是较为零星的、小规模的,而清代中期与清代后期至民初两个时期则是较大规模的。从接受特点上看,清代文人对元稹诗歌的学习效仿以律诗为主,以程式化组诗为主,以和韵追和尤其是次韵追和为主。虽然清代至民初文人(包括皇帝)也往往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神韵"、"性灵"等,但对元稹诗歌的接受却表明,诗歌艺术技巧的讲究是他们创作中着意追求的一个目标,他们学习效仿元稹诗歌的作品与他们的理论主张存在着内在的紧张。

    2014年05期 v.41;No.16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9 ]

管理学研究

  • 论社会公共领域在治理经济领域矛盾冲突中的独特作用

    杨仁忠;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力量的理性参与。在治理经济领域矛盾的过程中,社会公共领域能够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动用独立个人、社团组织、公共传媒以及社会活动力量并运用社会舆论和公共性活动等机制,对利益集团的自利行为和国家权力的不当行使予以干预,从而实现对公民个人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起到调解处理经济领域社会矛盾的作用。

    2014年05期 v.41;No.168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6 ]
  • 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生成逻辑与建构动力

    郭风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以来,社会治理问题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生成的逻辑起点是解决社会矛盾、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治理体制的建构受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影响,其中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是社会治理体制建构的内生动力,国家是社会治理体制建构的外生动力,国家与社会力量交织作用,共同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生成,也由此影响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制度化体系。

    2014年05期 v.41;No.16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9 ]
  • 论公共管理中的“协商民主”

    屈鑫涛;

    现代公共管理已不再是从政府到民众的单向政治过程,而是以民众的意见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民众的需求为基石的公共行政。在政治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民众也不再是简单的"人民",而是具有公共参与权利与义务的公民。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政府则需要通过广泛吸纳公民的意见以制定公共政策、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因此,现代公共管理的困境与转型提出了对"协商民主"的诉求。"协商民主"理论所强调的公民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公开审议公共议题以求达成共识的理念,对于实现公民社会与国家权力的良性互动,推动政府走向善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4年05期 v.41;No.16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1 ]
  •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公共精神与公务员德性建构

    杜灵来;

    公务员德性作为行政伦理原则和规范在该群体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中的反映,应该是公务员在行政行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优秀道德品质。将"公共精神"熔铸于公务员的德性建构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务员必须具有的"行政人格",理当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性要求和基本路径选择。公务员德性的建构须以对公共精神的信仰和尊崇为基本原则,通过"内省"与"外约"相结合的养成方法来实现,在内容上突出忠诚、公正、刚毅和节制的基本内核。

    2014年05期 v.41;No.16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48 ]

政治学研究

  • 中国共产党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经验与思维局限

    岳杰勇;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围绕和结合不同阶段的形势、目标、任务,批判继承中国伦理教育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可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两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积累了坚持主导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构造严密的宣传组织体系,组建廉洁高效的教育队伍等基本经验。同时,也存在着片面性、单向度的灌输教育,目标超前的理想教育、圣人教育,内容窄化的泛政治性教育等时代局限性。

    2014年05期 v.41;No.168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3 ]
  • 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哲学意蕴

    聂立清;

    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出发,坚决反对从"本本"出发,反对"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体现了世界的物质第一性原理。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统一,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性原理。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目标和手段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邓小平南方谈话包含丰富的发展观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事物永恒发展性原理。邓小平既强调要解放思想,又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性原理。

    2014年05期 v.41;No.16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8 ]
  • 金融危机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困境

    禄德安;

    金融危机发生后,新自由主义受到批评和批判。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市场失败和财富鸿沟。新自由主义失败在理论上给民主社会主义带来了机遇。但在现实中,民主社会主义在选举和执政、经济和社会政策、基本价值和身份特征方面陷入困境。后金融危机时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困境是机遇中的困境、连续性困境和方向性困境。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社会党重新回归左派传统,但效果不佳。未来一段时期,民主社会主义将在低潮中发展。

    2014年05期 v.41;No.168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9 ]

哲学研究

  • 略论《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孙可兴;张晓芒;

    阴阳理论是《黄帝内经》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法,其理论建构过程中应用了分类、归纳、推类、比较以及分析与综合等多种逻辑方法,呈现出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融贯并存的方法论特征。从逻辑的视角出发对此进行深入解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理论本质,为传统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理依据,而且还可以从文本意义上为中国逻辑史研究增添思维素材。

    2014年05期 v.41;No.168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4 ]
  • 宋明理学的五系说——以高攀龙的划分为中心

    李卓;

    明儒高攀龙从他对理学史的理解出发,提出了宋明理学划分的五系说,并判释诸系的特点和短长。在他看来,陆王心学"致知不由格物而入",有"蹈虚"之弊;曾点传统为狂者胸次,有玩弄光景之义,这两系皆不免有失。颜子开创的濂溪、明道一脉和绍承曾子的横渠、伊川、朱子系则最为正统,其中尤以后者立教更为稳健而无弊。高攀龙的这一思想或许是最早的宋明理学分系说,对我们理解和评判理学传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4年05期 v.41;No.16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3 ]
  • 怀疑论问题的当代论证及其启示

    王晓红;

    当代哲学家对怀疑论的两种态度立场鲜明,一方认为怀疑论问题已经过时了,另一方则认为怀疑论不仅没有过时,且仍在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家Cavell持后一种观点。他从怀疑论的问题出发,展开对标准问题的探讨。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人类理解的限度和实践的限度,这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有重要启示。

    2014年05期 v.41;No.168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8 ]
  • 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

    贺磊;贺海波;

    实证主义具有重视事实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其发展规律的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这种精神首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被引入中国,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改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推动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对实证主义利用和改造成为法学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实证主义成为中国管理学中情感逻辑的有效补充,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与史学的融合与排异,都体现着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中国社会科学当前仍需要积累经验的角度分析,实证主义对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将仍是不可或缺的。

    2014年05期 v.41;No.168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8 ]

生态文明研究

  • 生态文化及大学的文化使命

    张保伟;

    作为一种面向未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化,生态文化是一个涉及社会全体的集成的责任体系,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在知识社会中,引领文化已成为高校继知识生产、教书育人、服务社会之后的第四功能,高校理应正确认识并积极承担起生态文化的选择与创制、普及与传递以及社会示范责任,构建生态化的运行机制,塑造生态化的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的文化输出功能。

    2014年05期 v.41;No.168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7 ]
  • 试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

    路琳;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是有效开展生态文明制度教育、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活动不规范、内容不系统、开展不平衡等问题,亟需加强其制度化建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是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运行要求以及对相关教育制度建设主体的基本要求纳入正式规则体系,使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不断趋于规范化、系统化和秩序化的动态过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要明确其制度建设主体职责,注重制度体系的规范性与可行性,认识和把握建设环境机遇,有效地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2014年05期 v.41;No.168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71 ]
  •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及路径选择

    孙一平;包治国;

    工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飞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创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奇迹,但是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资源能源枯竭、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制约着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作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在快速发展中也不能摆脱生态问题的困扰,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束缚、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生态发展。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紧迫性、复杂性,必须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深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014年05期 v.41;No.16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0 ]
  • 刍议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关系问题的“相关和谐模式”

    刘春兵;

    对于经济伦理学的一个基础问题即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存在着"相关和谐模式",即"以经济价值为中心、受伦理价值等支持的经济价值中心模式"的解决方案,然而这是以哲学的"主从"思维模式得出的一种经济价值中心论模式,因而存在很大的理论问题。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价值功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

    2014年05期 v.41;No.16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5 ]

经济学研究

  • 论清末的富国思想

    苏全有;崔海港;

    清末的富国思想,就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业富国论、工业富国论、商业富国论;就外部保障而言,包含制度型组织、教育型组织,以及环境、军事等保障;就启示而言,体现为三个方面:坚持多元并举,共谋富国良策;坚持富国与富民的统一;不可盲目学习西方。虽然,囿于时代的局限,清末富国思想既未带来"国富",亦未造成"民富",但其所折射出的全民共谋国家富强的强大合力,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尤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2014年05期 v.41;No.168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6 ]
  • 协同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潘宏亮;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了较强的制造能力,但若仅从事简单的加工制造,难以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运用协同创新理论,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改变自身产业链的位置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协同创新强调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走出单个组织或者小团体的范畴,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各种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整合为抓手,通过搭建各种创新平台破解阻隔壁垒,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及高效共享。协同创新支撑中小企业升级的维度可划分为战略协同、资源协同、能力协同,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在动态竞争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以战略协同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伙伴,以资源协同获得互补性资产,以能力协同获得动态的核心竞争力。依据"成长场"理论,基于协同创新的中小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有三种:外生性路径、内生性路径以及内外耦合路径。

    2014年05期 v.41;No.16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51 ]
  •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视角的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研究

    李冰;

    社会经济发展中暴露的诸多矛盾催生了社会责任会计。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中原经济区需要及时完善的社会责任信息。但现阶段社会责任会计因其只能提供单一货币化的信息、企业难以做到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等问题而不能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通过培育自觉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会计价值观、在会计系统中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创新会计管理制度等措施和手段将社会责任会计推向更高层次,使会计系统为决策需要提供更相关的信息。

    2014年05期 v.41;No.16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3 ]

法学研究

  • 论被害人权利谱系

    李贵扬;

    被害人权利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被逐步发现、揭示、赋予,因而具有历史传承性。初民社会的被害人权利依其自然本性体现为私力复仇,及至国家出现,公权力以积极姿态介入两造纠葛之后,由国家暴力保证实施的酷刑成为私力复仇制度化的替代品。酷刑制度化实施存在包括滥用公权、践踏人权等种种弊端,这在思想启蒙时代引发了强烈批判,表现在刑事法领域即刑罚人道主义思潮,当以被告人权利为立论基础的刑罚人道主义盛行于司法实践中时,被害人以复仇为基底的权利便丧失殆尽,被害人从此长期处于失语、失权状态。现代司法文明不应当忽视任何一方的权利,应该在无损司法权威的前提下确保任何一方的诉求得到顺畅表达和获得应有尊重与回应,在被害人层面上,便要求应以被害人的表达权为核心重构其权利体系。

    2014年05期 v.41;No.168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6 ]
  • 法官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影响及限度

    陈异慧;

    刑事司法行为是法官依照法定审判程序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法官对刑事案件进行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基本观念的选择,因此,道德为法官公正裁判提供了价值标准,是实现刑事司法行为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有利于刑事司法判决更符合人性要求。但是法治社会下法官不能以道德标准代替法律标准,应当注重把握刑事司法中道德影响的合理限度。

    2014年05期 v.41;No.168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8 ]
  • 我国罪数理论的反思与建构——基于比较法的视角

    时斌;

    罪数论是刑法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它探讨的是犯罪的成立个数及其处罚,是准确定罪和量刑的前提。罪数理论的代表性学说是日本式的罪数论和德国式的竞合论,考量两种理论的标准、内容及特征,其实质大同小异,但竞合论判断标准明晰,位阶清楚。我国的罪数论虽然能解决一些司法实务问题,但也暴露出判断标准模糊、逻辑结构不清等问题。

    2014年05期 v.41;No.16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3 ]
  • 立法语言规则之辨析

    郭育艳;

    立法语言作为表述立法意图、设定法律规范的特殊语言文字,在行文表述方面必然有其特定的规则。立法语言规则的确立与明确有益于规范的立法语言的形成,且对立法活动的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的众多失范现象,均与立法语言规则的缺失有关,故确立与明确我国立法语言的规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4年05期 v.41;No.168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64 ]

历史学研究

  • 五代墓志所见士族大姓仕宦与婚姻的变迁

    叶平;

    唐末以降,中古士族大姓持续衰落,丧失了其原有的优越地位。士族大姓的没落,表现为政治与社会影响力的下降,五代时期的士族大姓在仕宦与婚姻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士族大姓的入仕途径、为官品秩大多已与庶族无异,中古以来维系士族圈子的门第婚姻也不再流行,五代士族大姓的婚姻风尚重官品而不重阀阅,与唐代有很大的不同。

    2014年05期 v.41;No.168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9 ]
  • 阿富汗塔利班宣传战探析

    滕松艳;

    宣传战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富汗战争开始后,基于阿富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通过广播电台、录音带、手机等媒介发布信息成为塔利班宣传的主渠道。随着现代通信媒介的不断发展,塔利班开始使用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发布信息,也善于利用西方媒体传播它的思想和主张。塔利班的宣传战削弱了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道义优势,增加了驻阿美军在阿富汗行动的困难,延缓了阿富汗国家重建的进程。美国及其盟友对塔利班宣传战的反制表明,在现代社会,借力网络技术驾驭和操纵更多的信息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成为国际政治权力博弈的重要手段。

    2014年05期 v.41;No.168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6 ]

符号叙述学研究

  • 论实在世界、可能世界与虚构世界的符号双轴关系

    谭光辉;

    我们可以把实在世界看作组合轴,把可能世界看作聚合轴,把虚构世界看作可能世界的聚合轴——虚轴,从而构建起一个包含全域的叙述模型。实在世界由主体与事件构成,聚合轴由事件的可能选项构成,虚轴由主体的可能选项构成,因此虚构世界就是主体与事件被可能选项替换之后的结果,它是实在世界与可能世界的投影,通过象征的方式与实在世界发生关联。虚构世界可以自由卷曲并与其他世界相交,形成文本特殊的风格。

    2014年05期 v.41;No.168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00 ]
  • 论游戏-体育叙述学的理论基础

    宗争;

    游戏叙述问题是游戏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一直不够充分。体育传播学研究注重对竞技赛事的拍摄和解说,电子游戏研究则从电子游戏的生成机制出发,试图证明游戏是有别于文学、电影的新的叙述方式。本文从符号学与广义叙述学理论出发,对游戏叙述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观点,试图重新定位游戏的研究对象,说明游戏文本的特殊的结构特征,并由此出发,解释游戏叙述所具有的特点。

    2014年05期 v.41;No.168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5 ]

文学研究

  • 《文选》所收《剧秦美新》之作年及涉莽时事考论

    刘志伟;邵杰;

    《文选·剧秦美新》之作年,学界至今尚未定论。结合《汉书》等相关记载,扬雄曾先后两次任中散大夫,一在王莽即位之初,一为其因符命事件而病免之后的复起。《剧秦美新》应作于其复为大夫之时。符命事件起自始建国二年末,连及扬雄已至始建国四年春,扬雄投阁、下狱、病免亦在此时,其复为大夫的时间至早在此年夏。且文中所叙之事,最晚亦在此年夏。故知《剧秦美新》时间之上限。且文中对井田制持赞赏态度,而王莽所行之井田制,亦于此年夏废止,故知此文至晚亦在此年夏。综合考量,《剧秦美新》的创作年代即在始建国四年夏。

    2014年05期 v.41;No.168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0 ]
  • 吕本中诗学“活法”说探源

    王进;曾明;

    宋代诗学"活法"说首创于胡宿,而非吕本中。吕本中是诗学"活法"说的最后总结者和建构者。考察吕本中诗学"活法"说的形成,除了受到"活法"说的首创者胡宿,"活法"说的实践者,"千古无匹的活祖师"苏轼的影响外,还受到了其它贤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吕本中之前的胡宿、苏轼、吴处厚、程颐等人的有关论述,是汇成吕本中"活法"之"河"之一条条"近源";二是和吕本中基本同时的晁说之、叶梦得、张戒的相关言论之间,则呈现出或相互吸收或互相辩驳的复杂关系。

    2014年05期 v.41;No.168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2 ]
  • 唐宋词美学风貌探析

    杨世宇;

    阴柔之美可以说是词最初的一个鲜明的特征,也是唐宋词"风情独异"的艺术追求。虽说苏辛词的阳刚之作确实让唐宋词放出了别样光彩,但也只不过是词的一种变体或异化现象。无论是深层细腻的内心观照,还是优美纤丽的审美意象,亦或是"娇女步春"的艺术形式,无不体现了唐宋词重阴柔而轻阳刚,与传统重阳刚、轻阴柔的审美追求大异其趣。

    2014年05期 v.41;No.168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9 ]
  • 作为“他者”的农村形象——“非虚构”农村文本的写作之反思

    葛丽娅;

    因为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非虚构写作本身的局限,非虚构农村文本中的农村形象总体上呈现为"他者"的形象,其中充满着拯救者与救赎者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书写者和被书写者之间形象的混乱与错位,文化和情感上双重分裂。而非虚构写作中对暴力的依赖,与充满温情的审视农村和农民的命运之间依然存在紧张关系,非虚构的面貌变得模糊不清。当叙述者和被叙述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时候,一个具有竞争性和平等性的非虚构写作才能展现自己的真实价值。

    2014年05期 v.41;No.168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469 ]
  • 男权社会的抗争及其失败——对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一次细读

    赵军伟;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当代重要的作家之一,《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其主要的代表作品。爱密利亚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她无论是在相貌、穿着、还是性格上,都有着强烈的男性化特征,在工作才能上也具有男人一样的体力和才能,具有反叛男权社会的意义。与此同时,她也有着天然的女性特征,为小镇上的居民看病,与李蒙的恋爱,皆是这一特征的表现。她最终决斗失败,精神变得异常颓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其抗争男权社会的失败。

    2014年05期 v.41;No.168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46 ]
  • 生态批评的反思——从海明威小说的生态主题谈起

    李建;

    生态批评者认为海明威小说中的生态主题是复杂的,他们批评了小说对狩猎、捕鱼等行为的反生态描写,赞美了小说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意识。但是这些小说主人公生活的背景并非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他们的生存依然非常艰难。他们与大自然的搏斗是为了当前生存的需要,生态批评者着眼未来,是为了人类将来的需要,二者都以人类的需求为中心。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并非源自其生态意识的觉醒,而生态批评者在尊重生命的同时,有着生态中心主义的倾向。

    2014年05期 v.41;No.168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5 ]

教育学研究

  • 大学精神视域下的文化建设

    王培玲;

    精神是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文化动态存在的终极所指即在于精神的生成。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圆融合一的。厚重高雅的大学校园文化是艺术陶冶与熏染的文化,是生活引领与改造的文化,也是理性批判与创新的文化,它是大学完成其时代担当的必要资源,也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大学精神是大学经过若干年的沉积和有步骤有计划的积极建构,逐渐形成的代表着学校特色、传统、品位、气质的基本风尚。大学文化建设必然要以大学精神的培育生成为基本的价值诉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厘清其基本内涵,找到其实施的实践载体,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也才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实现大学精神的培育生成。

    2014年05期 v.41;No.168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0 ]
  • 河南省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问题探析

    王云彪;

    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是一个关乎全局的重要问题。以河南省为代表的中部传统农区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河南省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间差异十分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上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认识不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只有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增加教育投入、鼓励教育投资多元化和完善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保障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并推动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

    2014年05期 v.41;No.168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3 ]
  • 财政管理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的优化

    付铮;

    在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上,政府应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吸进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投入职业教育,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方式,调整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完善项目评审机制,财政资金应由扶持规划项目转变为奖励已实施项目,调整财政专项资金违法违规行为惩罚方式。

    2014年05期 v.41;No.168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79 ]

文化与艺术研究

  • 论先秦美学中的乐与舞

    姬宁;

    诗、乐、舞是先秦古典美学的三大概念,有"诗、乐、舞三位一体"之说。其时,诗理论已得到长足发展,乐舞依附于诗,呈现出不同的乐舞观。儒家思想强调尽善尽美,认为合乎礼的乐舞才是好的乐舞;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乐舞有自身的规律,乐舞表演时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达到纯熟至自由的境界;墨家思想强调非乐,认为只有当民众具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才能谈论欣赏乐舞表演。

    2014年05期 v.41;No.168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1 ]
  • 试论白鹿洞书院学规的文化内蕴

    任文香;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书院学规是书院师生精进学业时遵守的基本章程。白鹿洞书院学规由朱熹拟定,一直被许多书院奉为"圭皋"。学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确立办学宗旨,明确阅读目的;二是界定阅读内容,给书院生徒规范进德立品、修身养性的程序和方法;三是宣讲阅读技法,为书院生徒提供读书治学的路径和方法。

    2014年05期 v.41;No.168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9 ]
  • 新媒体视阈下中国文化安全探论

    侯巧红;

    在现代的国际语境中,世界各国除了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竞争外,文化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文化安全问题也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中国政府把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一起列为国家四大安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空前拓展了文化存在的新时空,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交锋更为直接、激烈和多样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宗教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主修内功",强化自身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作用;"主动防御",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网络渗透;"强化治理",筑起法律和制度的防火墙;"创新科技",不断优化网络等媒体技术。

    2014年05期 v.41;No.168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6 ]
  • 网络文化分野与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

    聂绛雯;

    随着媒体技术的创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网络文化带来了空前的意义生成自由和个体信息传播自由,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主要的文化显现阵地和大众主要的文化消费类型。随着日常生活中网络文化强势地位的凸显,如何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已成为执政党面临的重要问题。

    2014年05期 v.41;No.168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3 ]
  • 试论豫北怀调的发生与发展

    郭琳;

    怀调是河南省的一个地方性剧种。清朝中期,山西上党梆子传入辉县后,融合河南地方民土人情形成的戏曲剧种,其形成到现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豫北怀调的渊源、怀调剧团的创立及发展、怀调音乐的伴奏乐器、剧目、唱腔板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在百姓中有一句谚语:"不吃不喝不尿尿,也不能忘了听怀调调!",它在群众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地位。但现在发展却很迟缓,因此,保护和传承豫北怀调的任务也迫在眉睫。

    2014年05期 v.41;No.168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6 ]
  • 试论恽寿平花鸟画的艺术品格

    陈巍;

    恽寿平是"清初六家"之一,不仅在绘画理论上有着重要成就,同时工于诗书画,有"南田三绝"的美誉,尤其是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徐崇嗣没骨画法,开宗"常州派"。恽寿平的花鸟画注重"外师造化"、"以简为贵",并且提出"摄情"说,他的画面注重对"逸气"的追求,风格清新简逸、澹然天真,有着独特的艺术品格,影响深远,对明末清初的花鸟画坛有"起衰之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2014年05期 v.41;No.168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