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平;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2006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宁欣;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2006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后滨;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2006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鸿宾;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2006年02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赛时;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2006年0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勾利军;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2006年02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会强;
立足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超越了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全面展示了人的解放的新图景: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旗帜下,不断拓展无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积极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社会经济解放的新航程;以人为本的新社会主义观充分展现了人的解放的新视野。
2006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笃武;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意识多样化、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出现了认同危机。因此要保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凝聚力,就必须重新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和功能,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以鲜活的时代内容,正确处理好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加大传媒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力度,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2006年02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0 ] - 韩玉璞;
科学发展观是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观的有益部分和精华,依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创新。发展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等内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先声。
2006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钢锁;
邓小平经济政治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政治经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经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经济的政治性,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从政治的高度来透视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之路;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等,是邓小平一贯的经济政治思想。
2006年0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国;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两者是一对矛盾体,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实际上,公平不同于平等,效率与公平并不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内在统一的。在当前,贫富差距引起的民众不满不是因为追求效率造成的收入差距,而是因为忽视公平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因此,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树立科学的效率公平观,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02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秀义;
无论是经典作家对西方法律传统或宪政秩序的解说,还是西方宪政秩序的生成与扩展,实际上都是从“分”或职业权利(权力)的分立与发达开始的。这不仅是因为自由主义乃宪政秩序与职业权利(权力)的共同价值基础,而且也因为分立、合作与对抗是宪政秩序与职业权利(权力)多元格局的现实基础。
2006年02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学保;马风实;
“无政府状态”和“安全困境”是妨碍各国深化安全合作的主要障碍,然而,由于对其性质和程度的看法不同,西方国际关系各主流学派对国际安全合作认识也不尽相同。“联盟”、“制度化安全合作”和“安全共同体”是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国际安全合作所做的不同阐释。三大学派对国际安全合作的不同解读,为我们探索以合作促安全的安全战略提供了多层面的、丰富的启迪。
2006年0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景民;
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基本特征是拥有主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不允许自身的权威受到挑战。但是,这种状况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了改变。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社会行为体出现,并以日益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体,包括国家行为体。于是,国际社会就不可避免地构成一对矛盾: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矛盾。这对矛盾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干预显得与众不同。一方面非政府组织是作为国家的对立物出现,也就是说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失灵的产物,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常常借助国家而运转;国家一方面并不喜欢非政府组织的指指画画,另一方面还是默认非政府组织的存在,甚至有时借助非政府组织达到政府的目的。双方既冲突又合作,构成了国际政治的独特景观。
2006年02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徐锋;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是研究新加坡政党政治与政治发展的力作。本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进路,本书从独具创新意蕴的“执政党执政形态”视角出发,完整再现了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国家政权掌控的表现状态,包括该党取得并运作国家公共权力,实现政党政治目标的整个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分别对人民行动党执政历史、执政方式的现状和执政前景,以及该党的执政环境、对社会和国家的控制方式作了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考察,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国内外政党比较研究和执政党理论研究的既有成果,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6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敏凯;
建设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和谐作为一种美学概念,它普遍存在于文化艺术、工艺制造、工程建筑、自然生态中。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学概念,普遍存在于家庭关系、社会发展、国家与地区的关系中。中外思想家的和谐学说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原料与理论准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两种和谐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关注三项基本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导引政治方向、提供政治动力、营造制度环境、提供政治保障。
2006年02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卫星;
政府作为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和公共权力的天然垄断者,是主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政府责任主要体现为五种具体形式:第一,政治责任,即政府必须履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第二,法律责任,即政府建设、完善和维护法律权威的义务和责任;第三,行政责任,即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义务并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负责;第四,道德责任,政府要对超出法律明文规定的社会价值负责;第五,生态责任,政府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2006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邓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好城乡之间利益关系、落实“两个大局”思想协调好区域之间利益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法制保障体系协调好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2006年02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苏全有;
陈璧作为清末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平衡型人物、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其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体恤商艰。他制订有利于当商、钱商的经济政策,取缔官方勒费的陋规,倡导官助商办,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秩序。二、重工、重农。重工思想主要是倡办工艺局,教导女工倡办纺织;重农思想集中体现为创办农务学堂。三、整顿铜币。陈璧于光绪三十二年受命出都考察各地铜币厂,在此基础上制订“划一章程十六条”,酌量归并各厂,确定铸造铜币的数目,主旨是解决各省“多铸争销之弊”。整顿铜币之余,陈璧还主张加强对与铜币紧密关联的银币、纸币等的监督管理。总之,陈璧的经济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其中体恤商艰思想反映了他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派特征,重工、重农思想折射出其务实、进取特征,而整顿铜币则流露出加强中央集权的倾向性。
2006年02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丁庭选;李连华;
经济学与会计学有着最紧密的学科渊源关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交叉、渗透而共同进步的,制度主义会计理论学派正是这种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直接成果。按照制度主义会计理论的思想,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原因在于会计信息的所有权部分虚置,因此,明晰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变“准公共产品”为纯公共产品或纯私有产品是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出路。
2006年02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娟熔;张养志;
从2004年年底开始,中国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按议定书的承诺,需要进一步降低关税,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的领域,加上中国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必将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机会。本文首先分析了WTO后过渡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06年02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鸽;
当今非关税壁垒隐蔽性越来越强,且花样不断翻新,如何完善非关税措施量化公式并提出适用多种非关税措施的量化方法非常必要。因此,本文对现阶段各国在非关税保护措施量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新思路。
2006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险峰;
企业文化的变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查尔斯.汉迪说企业的变化分为渐进性的和突发性的两种。企业文化的变革是突发性的彻底的企业变革。当代管理学认为看待企业有三种视角:以计划为重的视角、以经验为重的视角和以思想观念为重的视角。要实现企业文化的变革,需要从以思想观念为重的视角来看企业。
2006年02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谷秀娟;李绍玲;王宇;钟雪涛;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整体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已被人们普遍认识。但是同国内外的情况一样,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壮大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通过对我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融资现状的调查发现,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集中表现在银行贷款难以及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原因涉及宏观因素、商业银行运作管理机制、企业自身以及担保机构等许多方面。其中,既有国内外通行的共性原因,也有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环境所决定的特殊原因。为此,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应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在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顺畅的、合理的市场经济关系: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改善银行业务运作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多元化、方式市场化、手段规范化和结构合理化。最后,还要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培育自我积累潜力,提高信用水平和融资能力。
2006年02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珍;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农民劳务收入不断增长。当前,分散的劳务活动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劳务经济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第一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第一大省,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河南的农村劳务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总量、速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促进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2006年02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国永;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已在“统账结合”的新模式下运行,但是实践表明,依照这种模式所提供的制度养老金数额对老年人养老的所有需要的保障是不确定的。中国人口和家庭的历史与经济背景以及发展趋势的特殊性,使一些老年人得不到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因此,养老保障的实现要从纯经济领域之外寻找帮助。社区的地利和人力以及社区服务可以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特殊系统,使得社区能够发挥家庭力不能支的功能,补充现行养老金制度经济保障的不足。
2006年02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明亮;
印度人到香港的历史由来已久,19世纪中期,印度人随着英国的商人和军队来到了香港;他们有的经商,但大多数为英国人服务。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为香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今30000名左右的在港印度人更是香港多元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宗教、教育、社团等活动丰富了香港的多元文化生活;他们大多是第二或第三代印度人,能讲汉语,但不懂汉字。他们大多活跃在商业领域,从事印港贸易。印港之间的贸易与印度人到香港一样历史悠久,印港贸易更是每年都大幅增长。此外,印度和香港政府还致力于科技合作,以充分发挥印度在科技领域的优势以及香港在亚太乃至世界的区位优势。
2006年02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国云;
王志祥博士在《法制日报》上发表论文专门为犯罪既遂“构成要件说”进行辩解。但笔者认为,在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上,“构成要件说”与犯罪构成理论自身相矛盾、与刑法第20条的规定相矛盾、与汉语词典对“遂”字的解释相矛盾、与犯罪人的心理状态相矛盾,这就使它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至于王博士所说的不同的犯罪停止形态具有不同的修正的犯罪构成的观点、脱离犯罪构成后就不能正确认定犯罪的停止形态的观点、区分犯罪停止形态属于定罪活动的应有内容的观点,以及犯罪构成符合性评价与犯罪形态符合性评价同一的观点,都是难以成立的。简言之,“构成要件说”关于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不具有合理性。
2006年02期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陆诗忠;
究其实质,单位犯罪是一种业务犯罪,是工商文明的消极产物。确立单位犯罪的特征应遵循三个基本要求:有助于划清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界线,有助于维护法秩序的统一,符合惩治单位犯罪的立法目的。基于此,单位犯罪的主体应限定为具有特定资格的法人。在单位犯罪意志的认定上,应坚持人格责任论;为本单位谋取经济利益应是其必备特征;单位成员的犯罪行为必须与“单位业务”有紧密联系才能归责于单位犯罪。
2006年02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文会;
企业法人能否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的问题,学术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事实上,企业法人参加合伙既是企业法人自主权利的回归和自身经营的需要,又可为合伙企业发展增加动力,同时企业法人也完全具备参加合伙的理论基础,再从世界各国合伙制度的发展来看,赋予企业法人参加合伙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有其合理性和自身价值。
2006年02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洋;
在途期间之设置,对于贯彻当事人武器平等原则可谓意义重大。然而,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在途期间之规定却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功能发挥,显有完善之必要。
2006年02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秋月;柴文华;
徐复观是当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在文化哲学领域卓有建树。他探讨了文化与文明、文化与人、文化与传统的关系,认为:文明是科学系统,文化是价值系统;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传统在协调两层文化的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徐复观的文化哲学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006年02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成全;
李渔养生学说与杨朱学派养生思想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李渔对古代养生思想作了大幅度的扬弃与整合,形成了一个以道家化的杨朱学派的养生思想为主、杂取儒道养生合理成分和后世养生精华的驳杂的混合体。
2006年02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程乃胜;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现代宪政有深刻的影响。基督教的“原罪说”、信仰主义和禁欲主义是近现代宪政运动的精神催化剂,神学自然法学说传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古代宪政精神,中世纪政教二元化结构体系直接导致人的信仰自由,教会与国王、贵族的权力斗争产生了近代宪法的雏形。
2006年02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仁忠;
汉娜.阿伦特作为最早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她在分析人的条件、极权主义起源和现代西方宪政困境等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公共领域问题的宪政理论价值,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决建构起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共领域理论系统。这一理论的提出,既是她本人独特人生经历的时代感悟的理性成果,又是她对20世纪欧美社会的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思想变迁的理论反思的结果。它不仅体现了阿伦特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哲学家理论创造活动的卓越之处,而且也奠定了她在公共领域理论发展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事实上,正是阿伦特的理论创建活动才使“公共领域”概念化,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和独具特色的话语系统。
2006年02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陈长利;
本文认为,福柯的话语理论不是知识话语、权力话语某个单一维度,而是一个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是由知识话语、权力话语、生命话语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知识话语关注的是真理自身形成的问题,权力话语关注的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关系规则的问题,生命话语关注的是经验主体建构理想的问题。
2006年02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9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孙道进;
“还原论范式———自然的复杂性的祛魅———自然的稳定性的破碎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这就是还原论范式与生态恶化的发生学进路与逻辑学关联。因此,要消解科学对环境的副作用、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仅仅依靠将伦理观或价值观从外部纳入科学知识的“版图”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从科学知识的内部,特别是从它的“母体”———还原论范式入手加以批判与反思,实现还原论与整体论的整合与互动。这既是由“自然辩证法”的“本来如此”所决定的,也是主观辩证法必须与客观辩证法相符合、相一致所决定的,它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一项重要价值诉求。
2006年02期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红霞;孙燕;
15-16世纪初,中西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但产生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中国的航海活动由于耗资巨大,没有实际效果,后被当作“弊政”革除;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发现了“新大陆”,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什么同是航海活动却会产生如此明显不同的结果呢?这主要是由于,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没有“地是球”的观念,没有征服异族的思想,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仅限于实用目的。
2006年02期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严加红;
从事“西学东渐”事业和促进中国文明富强是容闳终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它贯穿于容闳所从事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实践的全部活动。容闳的社会理想及其社会政治和教育实践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006年02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秉奎;
美国新教传教士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之初,为了克服中国社会的信仰阻力,乃援引了医疗、办学等手段以便广布福音。此时的传教活动,只是一个明显的借助手段,其真实的功用主要是为了吸引来自中国社会下层的信徒,后来传教事业的发展也证明这一手段的效用。但很有意味的是,这种传教手段与其传教事业本身的张力却也日渐凸显。对于传教士而言,其职业身份存在着某种角色上的紧张,在“职业传教士”与“文化传播者”之间日渐出现着明显的冲突,正是这种紧张与冲突逐渐导引着其传教手段与其宗教目的发生了背离,这种背离为中美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
2006年02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剑顺;
林则徐在奉命赴粤查办海口事件、在办理夷务过程中及事后都十分重视探访“夷情”,掌握“夷情”,认识“夷情”,根据“夷情”采取驭夷、治夷、筹夷对策和措施。林则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认真,很有成效,具有深远影响。由于掌握、认识了夷情,所以能成功缴烟、销烟,九龙抗英获胜,成为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在林则徐的奏折、书函中,虽然没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概括提法,但筹船炮水军以制夷的主张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一脉相承、思路共通的。这一思想成为近代思想界由封闭到开放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是改变传统华夷观念、道艺观念的先声。
2006年02期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0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宝明;
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属于思想史上的一个学术元命题。作为新文化元典的《新青年》杂志曾是引领一个时代现代性方向的思想重镇。尽管其作者群体在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认识上不尽一致,但是他们在走向现代性这一点上却殊途同归。他们打造的思想谱系为日后现代性空间的开拓埋下了伏笔。在个人、社会与国家之不同的倚重与张力之间,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三者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交织、转换以及“合力”营造对20世纪整个现代性的演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到历史现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聆听到“新青年派”知识群体的总体舆论攻势为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生成与导向留下的空谷足音。
2006年02期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崔应贤;
有关词义的性质问题解说繁多,很难求得一个相对统一的认定;然而它于词义内涵的科学把握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在它上面体现了综合性的特征———客观性与主观性、抽象性与具体性、规范性与灵活性、普遍性与民族性等,构成了复杂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理论的表述才具有涵盖力;只有从本体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对特点的揭示才能准确并有创获。
2006年02期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文丰;
字、词释义的精确,例证的相符、无误,是一部词典编写的基本准则。陈复华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关于其释义、例证中的错讹、欠当等,笔者已撰写《陈复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指瑕》一文进行了质疑。文章就新近发现的其释义、例证中的可供商榷之处,再次提出拙见,以期对《古代汉语词典》的修订有些许益处。
2006年02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爱红;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汉语的一份有价值的材料。以前曾有学者对《盐铁论》一书的被动式作过研究,我们调查发现《盐铁论》被动式的面貌和前人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文章通过穷尽调查和定量定性分析,对《盐铁论》的被动式进行比较详细的描写,并试图对已有成果进行修正。
2006年02期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力量;
近代汉语中,“子”和“儿”作为构词的后缀,开始并广泛运用起来。这种后缀既是古代汉语书面语更接近当时口语的表现,也是现代汉语后缀“子”和“儿”的发展基础,但与古今汉语相比,这些后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独特用法。本文以大量语料为依据,用静态描写和动态对比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近代汉语中词缀“子、儿”等的独特用法。
2006年02期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红;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然这种艺术体现是多方面的。统计显示,动词“以为”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这种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从动词“以为”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方面作分析考察,以揭示作者语言运用方面特点。
2006年02期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桂荣;
早在我国古代,为使众人正确理解佛教的根本宗旨和思想精神,一批佛经翻译家提出并实践了“得意忘象”的翻译思想,纠正了“格义”翻译法所造成的对佛经的误解,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在今天对翻译要求严格、细腻的专有名词的翻译中“得意忘象”式的翻译也是好翻译的一个显著特征。当今中国在世界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中国外语教学,特别是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是外语教学为中华民族的新崛起应付的一份努力。
2006年02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慧莉;刘文宇;
基于建构主义及教学主客体的教学理论,我们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构建并实践了大连理工大学基于网络的研究生个性化教学模式。通过具体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个性化教学环境建设及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2006年02期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成同社;
专题研究“新历史主义意识与当代外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互释”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深入探讨外国当代战争题材小说这一生动而有意义的艺术存在形式如何清晰地揭示历史本来面目,这一较大的象征符号系统如何赋予一个特定历史时刻中的事件以意义,揭示对历史的文学解释和对历史文学的解释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表明文学如何积极地反映历史事件,如何加入历史意义的创造过程,如何通过对这一复杂的文本化世界的解释参与对政治话语、权力操纵、等级秩序的重新检视。小说《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是一个任意、循环的话语结构,用语言构筑了历史的现实动机,既有历史的事实又有虚构的故事,用隐喻性陈述来说明我们生活中的文化意义,真实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武田泰淳的侵华战争小说将历史小说化,用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的文本揭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是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和迫害,而不是“共存共荣”。《荣誉之剑》记录的不是英雄的业绩,而是战争的荒诞不经和人生的混乱不堪,通过叙事者的个人视角,写出了一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历史”。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不论是背景还是人物都“纯属虚构”,但小说揭示的历史要比正史所叙述的历史更加真实,对战争的描述具有永恒性,它提醒我们,战争永远是荒谬的。《野火》不仅仅反省了战争正义或非正义的性质、分析了人物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而且揭示了在失败的战争中人被迫体味对自身的绝望与无奈,如何面对自身的人性罪恶。作者简介:陈世丹,男,黑龙江七台河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成同社,男,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刁克利,男,河南延津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戴焕,女,黑龙江绥化人,日本东京大学在读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李平,女,湖北黄冈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
2006年02期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刁克利;
专题研究“新历史主义意识与当代外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互释”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深入探讨外国当代战争题材小说这一生动而有意义的艺术存在形式如何清晰地揭示历史本来面目,这一较大的象征符号系统如何赋予一个特定历史时刻中的事件以意义,揭示对历史的文学解释和对历史文学的解释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表明文学如何积极地反映历史事件,如何加入历史意义的创造过程,如何通过对这一复杂的文本化世界的解释参与对政治话语、权力操纵、等级秩序的重新检视。小说《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是一个任意、循环的话语结构,用语言构筑了历史的现实动机,既有历史的事实又有虚构的故事,用隐喻性陈述来说明我们生活中的文化意义,真实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武田泰淳的侵华战争小说将历史小说化,用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的文本揭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是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和迫害,而不是“共存共荣”。《荣誉之剑》记录的不是英雄的业绩,而是战争的荒诞不经和人生的混乱不堪,通过叙事者的个人视角,写出了一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历史”。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不论是背景还是人物都“纯属虚构”,但小说揭示的历史要比正史所叙述的历史更加真实,对战争的描述具有永恒性,它提醒我们,战争永远是荒谬的。《野火》不仅仅反省了战争正义或非正义的性质、分析了人物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而且揭示了在失败的战争中人被迫体味对自身的绝望与无奈,如何面对自身的人性罪恶。作者简介:陈世丹,男,黑龙江七台河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成同社,男,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刁克利,男,河南延津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戴焕,女,黑龙江绥化人,日本东京大学在读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李平,女,湖北黄冈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
2006年02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焕;
专题研究“新历史主义意识与当代外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互释”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深入探讨外国当代战争题材小说这一生动而有意义的艺术存在形式如何清晰地揭示历史本来面目,这一较大的象征符号系统如何赋予一个特定历史时刻中的事件以意义,揭示对历史的文学解释和对历史文学的解释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表明文学如何积极地反映历史事件,如何加入历史意义的创造过程,如何通过对这一复杂的文本化世界的解释参与对政治话语、权力操纵、等级秩序的重新检视。小说《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是一个任意、循环的话语结构,用语言构筑了历史的现实动机,既有历史的事实又有虚构的故事,用隐喻性陈述来说明我们生活中的文化意义,真实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武田泰淳的侵华战争小说将历史小说化,用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的文本揭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是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和迫害,而不是“共存共荣”。《荣誉之剑》记录的不是英雄的业绩,而是战争的荒诞不经和人生的混乱不堪,通过叙事者的个人视角,写出了一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历史”。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不论是背景还是人物都“纯属虚构”,但小说揭示的历史要比正史所叙述的历史更加真实,对战争的描述具有永恒性,它提醒我们,战争永远是荒谬的。《野火》不仅仅反省了战争正义或非正义的性质、分析了人物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而且揭示了在失败的战争中人被迫体味对自身的绝望与无奈,如何面对自身的人性罪恶。作者简介:陈世丹,男,黑龙江七台河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成同社,男,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刁克利,男,河南延津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戴焕,女,黑龙江绥化人,日本东京大学在读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李平,女,湖北黄冈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
2006年02期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平;
专题研究“新历史主义意识与当代外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互释”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深入探讨外国当代战争题材小说这一生动而有意义的艺术存在形式如何清晰地揭示历史本来面目,这一较大的象征符号系统如何赋予一个特定历史时刻中的事件以意义,揭示对历史的文学解释和对历史文学的解释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表明文学如何积极地反映历史事件,如何加入历史意义的创造过程,如何通过对这一复杂的文本化世界的解释参与对政治话语、权力操纵、等级秩序的重新检视。小说《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是一个任意、循环的话语结构,用语言构筑了历史的现实动机,既有历史的事实又有虚构的故事,用隐喻性陈述来说明我们生活中的文化意义,真实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武田泰淳的侵华战争小说将历史小说化,用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的文本揭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是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和迫害,而不是“共存共荣”。《荣誉之剑》记录的不是英雄的业绩,而是战争的荒诞不经和人生的混乱不堪,通过叙事者的个人视角,写出了一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历史”。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不论是背景还是人物都“纯属虚构”,但小说揭示的历史要比正史所叙述的历史更加真实,对战争的描述具有永恒性,它提醒我们,战争永远是荒谬的。《野火》不仅仅反省了战争正义或非正义的性质、分析了人物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而且揭示了在失败的战争中人被迫体味对自身的绝望与无奈,如何面对自身的人性罪恶。作者简介:陈世丹,男,黑龙江七台河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成同社,男,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刁克利,男,河南延津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戴焕,女,黑龙江绥化人,日本东京大学在读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李平,女,湖北黄冈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
2006年02期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明甫;
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因此,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即使他在深情地呼唤“依恋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始情感时,也始终没有忘记和真正消除自我与自然的相对独立性。这便是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的显著差别。
2006年02期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汇涓;
作者一反传统观点,以新的视角、新的立论,从文本出发,对《红楼梦》二十五回、三十三回中的贾环形象进行了以材料为基础的对比分析,认为这位曾经有着些许无辜的低能的愣头青,已经逐渐成长成为一位狠毒的不动声色的有心机者。
2006年02期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丽;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享有盛名的作家,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来,引起了评论界的强烈反响。福尔斯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开放、层递式的文本中,以小说中的人物为载体,通过他们对自我存在的探寻和选择,揭示了自由选择和追求自由人性的重要性。小说折射出浓重的存在主义哲学意识。
2006年02期 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巍;
无论是文本的还是个人私密的认知,马蒂斯的艺术总是以叛逆的形象出现在艺术史上,但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往往忽略了其宁静的画面表达的对世界和谐精神的信仰。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力图从中窥见被误读的传统。
2006年02期 200-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广明;
起源于美国的院校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雏形阶段、成型阶段和完善普及化阶段。院校研究因其具有参谋咨询、信息中枢和知识管理的功能而受到各国的重视。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国际化的进程中,加强院校研究对我国各高等学校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借鉴国际院校研究的新方法、新成果,我国必须成立全国性的院校研究机构,制定院校研究的基本原则,建立院校研究的平台,确立院校研究的重点。
2006年02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亚宁;
网络以其迅捷的速度、生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着知识与信息,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所以,高校应迅速建构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以切实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2006年02期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村田忠禧;
我们可以通过对构成文献的汉字、词语和词组进行分析来理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相比于平均的使用频度,如果找出在特定时期频繁出现的特定的汉字,就可以搜寻到包含此汉字的词汇,并将其作为特定的关键词。在统计计算之际,应该注意的是为了比较而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平均化的处理。通观高频度词语的变化,就可以把握政策变动的大体情况。了解复合词语的使用状况就可以理解更为具体的变化的实态。
2006年02期 209-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9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宋冬英;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的流程、方法、原则及其与上下游价值链的关系,直接冲击到整个学术期刊乃至出版业。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价值链重构应把握的重点有:在主体活动中紧抓战略环节,在支持活动中突出核心竞争力环节。
2006年02期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孟繁冶;
“文理综合类”高校学报,是指文理内容混合的、由一般地方高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它既不是社会科学版,也不是自然科学版,这种没有性质标识不伦不类的混合现状造成了此类学报运作与管理的尴尬被动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需要主管部门政策的调整、支持,其次学报自身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走特色之路,走开放之路,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保证学报的质量和品位。再次,作为主办单位的地方高校,要正确认识学报在地方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考虑学校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同时,从学报生存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把握学报的发展方向,让学报在客观规律的支配下而不是在人为的行政干预下去正常地操作运行。
2006年02期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