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现代与后现代——洛特曼差异美学之要
李薇
摘要(Abstract):
<正>洛特曼差异美学承接巴赫金对话美学要义,以交谈对话为宗旨,反对传统主客二元论的独白美学,主张异质要素多元共生、平等共存,尊重各类知识的基本秩序和原则,维护不同学理的差异性。它将各路理论汇为一体,整合为一,以求辩证统一、平等对话。其初衷值得肯定,但由于自身完备、不同路向、不可通约的理论自成一体,具有不可调和性,诸多差异与冲突无法消除。本各行其道,现强行结合,理论内部实难建构逻辑自洽的知识秩序,学理之间的罅隙难以弥合。其结果便是杂糅的知识要点混做一团,各路理论来源拼凑痕迹明显,经不起严格的知识逻辑检验和历史考辩。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2XJC75100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CZW10)
作者(Author): 李薇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3.03.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洛特曼.艺术文本的结构[M].王坤,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 [2]洛特曼.《模式系统行列中的艺术》课题提纲[J].外国文学报道,1988(1).
- [3]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7.
- [4]Juri M.Lotman.Universe of the Mind:A SemioticTheory of Culture[M].Bloomington:Indianan University Press,1990.
- [5]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 [6]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M].钱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7]洛特曼.文艺学应当成为一门科学[J].文化与诗学,2010(1).
- [8]Robert J.C.Young.Colonial Desire:Hybridity in Theory,Culture and Race[M].London:Routledge,19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