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冲突法的研究范式——法经济学范式的确立Comment on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onflict of laws——Establishment of Law and Economics Paradigm
徐伟功;
摘要(Abstract):
冲突法的各种理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矛盾,我们应该在广泛的层面找到理论上的可通约性,改变旧有的范式,建立新的研究范式———法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一般而言,法经济学范式中对人的行为主要有经济人的假设、人的理性假设和机会主义的假设,其理论主要有斯密定理、规范的霍布斯定理、科斯定理和波斯纳定理,其方法主要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方法和博弈论方法等。
关键词(KeyWords): 冲突法;研究范式;法经济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第35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冲突法的博弈分析》阶段成果,项目编号为2004035641
作者(Authors): 徐伟功;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7.05.03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宋晓.当代国际私法的实体取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
- [2]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J].中国法学,2001,(1).
- [3]冯玉军.法经济学范式的知识基础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 [4]魏建.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演变及其方向瞻望[J].学术月刊,2006,(7).
- [5]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
- [7]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0.(中文版译者序言)
- [8]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0,24.
- [9]冯玉军.法经济学范式研究及其理论阐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
- [10]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4.
- [1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41-54.
- [12]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