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刘备形象的衍变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volution of Image of Liu Bei
王国民;
摘要(Abstract):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位两面性突出的人物,是一位平庸的君主,而民间或艺术舞台上的刘备是一位"明君",一位帝王传承中的正统皇帝。刘备形象的衍变有一个历史过程。东晋、南朝、南宋时期南北分裂,偏安江南的统治者极力提倡忠君、爱国,"抑曹扬刘"之风蔓延,是刘备形象衍变的社会历史原因。古代社会的天命史观强调"膺期命世"、"天授人与",帝王是感天而生的神物,其形体、性情、行为无不受自于天,影响着史书的编纂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舞台上刘备"真命天子"形象的哲学基础。儒家德治思想中的贤人政治、明道有德、顺应民意是其衍变的思想根源。古代宗法社会的血缘崇拜,在国家权力的传承上,强调"一系相承"的"家天下",是其衍变的社会心理原因。刘备个人的政治品格也在衍变中起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刘备形象;天命史观;德治;宗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王国民;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7.04.04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作耀.刘备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 [3]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6.
- [4]刘静夫.习凿齿评传[A].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1.
- [5]崔瑞德,费正清.剑桥中国史:秦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 [6]杨伯峻.论语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7]陈寿.三国志.先主传[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 [8]陈寿.三国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 [9]刘琳.论刘备[J].四川大学学报,1994,(3).
- [10]徐中伟.刘备形象与传统君主理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