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论:文章必根乎性情
万奇
摘要(Abstract):
“性情论”是中国古典写作理论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轨迹是:性情(秦汉)→情性(魏晋南北朝)→性情(明清至近代)。长期以来,论及“性情”,学界多言袁枚的“性灵说”,不谈桐城派的“性情论”,这是不公允的。虽然桐城派的“性情论”有些粗疏,但它毕竟总结了一条不易的写作法则,即“文章必根乎性情”。
关键词(KeyWords): 性情;情性;桐城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万奇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97.02.01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周易·说卦》
- ②《周易系辞上》
- ③⑥《毛诗序》
- ④刘歆《七略》,《全汉文》卷四十一
- ⑤翼奉:《日辰时对》,《全汉文》卷四十四
- ⑦《读律肤说》,《焚书》卷三
- ⑧《随园诗话补卷》卷一
- ⑨⑩《随园诗话》卷三
- (11)《小仓山房文集》卷二九《所好轩记》
- (12)姚永朴:《文学研究法》
- (13)姚鼐;《与伯昂从侄孙(元之)书》
- (14)(15)(16)姚永朴:《文学研究法》
- (17)《曾文正公家训》
- (18)(24)顾炎武:《日知录》
- (19)方东树:《昭昧詹言》
- (20)董其昌语,引自姚永朴《文学研究》
- (21)(23)姚永朴:《文学研究法》
- (22)姚鼐:《题怀宁七峰(尔雅)诗卷》
- (25)(26)刘勰:《文心雕龙·通变》
- (2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743、7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