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理想
胡家祥
摘要(Abstract):
理想问题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审美理想的形成既以先天的生理因素为基础,又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具体形态并不断发展变化。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且是具有三层面、两系列的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构体。审美理想总是潜在地导引人们一方面体验瞬时的“现在”,呈现其中的诗意,一方面积极改造现实,使文化世界趋于完善。在终极意义上,它是一个只能接近而不可达到的目标。艺术指归于理想,往往经历螺旋式的行程。重振审美理想关系到当代整个文化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审美理想;本能;文化;完满;动态平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家祥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98.06.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类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
- ②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 ③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41页。
- 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7节,第74页。
- ⑤⑥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2年版.第17节.第74页。
- ⑦⑧⑩(17)(18)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2页,第201~202页,第221页,第95页,第 202~204页。
- ⑨转引自克留科夫斯基《人是美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37页。
- (11)《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S3年版.第226~227页。
- (1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9页。
- (13)《雨果论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69页。
- (14)《理想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7页。
- (15)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
- (16)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
- (19)卡夫卡《内心日记》,转引自迦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