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的基本问题研究
张红艳;
摘要(Abstract):
环境犯罪所侵犯的法益具有双重性,其内容包括环境对公众生存的维护价值和环境自身的生态和谐。对环境犯罪不应当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在立法上应增加环境犯罪危险犯的规定,应当对环境犯罪采用集中立法和分散立法相结合的方案,对污染环境的犯罪应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犯罪;构成要件;控制模式;举证责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张红艳;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9.05.05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邹清平.论危害环境罪[J].法学评论,1986,(3).
- [2]王力生.环境犯罪及其立法的完善[J].当代法学,1991,(3).
- [3]高铭暄,王作富.中国惩治经济犯罪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655.
- [4]王秀梅.环境犯罪刑事立法[J].河北法学,1996,(1).
- [5]刘宪权.污染环境的刑事责任问题[J].环境保护,1993,(10).
- [6]赵秉志.英美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
- [7]戚道孟.有关环境刑事立法几个问题的思考[J].南开大学学报,2000,(6).
- [8]董文勇.中国环境刑法的立法模式研究[N].人民法院报,2004-07-21(3).
- [9]何秉松.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57.
- [10]刘守芬,汪明亮.论环境刑法中疫学因果关系[J].中外法学,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