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会计界的会计改革思想On Thought of Accounting Reform in China in 1930s
刘常青;
摘要(Abstract):
正当中国传统复式簿记循着自己固有的规律不断发展完善之时,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入侵,西式簿记侵入,从此中国传统复式簿记便被人轻视和看不起。面对这种状况,以潘序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会计学者,主张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运用当时比较先进的西方会计思想对中国传统复式簿记进行改革,并且不断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他们的所思所为对于改善当时中国会计的落后状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当代会计改革也同样具有很现实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潘序伦;会计改革思想;形成;主要内容;推广应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刘常青;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9.05.07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常青.20世纪30年代我国会计界的主要学派及其争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
- [2]潘序伦.为讨论“改良中式簿记”致徐永祚君书:第2卷[J].立信会计季刊,(4).
- [3]徐永祚.银行会计与中国簿记法:第3卷[J].会计杂志,(2).
- [4]杨纪琬.《潘序伦》序[J].会计研究,1985,(6).
- [5]李文杰.潘序伦博士创建立信会计事业[J].会计研究,1985,(6).
- [6]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 [7]刘常青.潘序伦先生的会计人才及其培养观[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C].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 [8]顾福佑,王成杰.潘序伦和立信会计学校[J].财会通讯,19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