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v.40;No.160(03) 39-4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论中国弱势群体实现司法救济权的可行能力

李璐

摘要(Abstract):

将可行能力作为区分弱势群体的标准可以包容多维信息内容,该标准作为平等保护原则的运用可为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措施提供正当性依据。中国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阻碍实现司法救济权的可行能力的因素包括司法救济权在法律中的缺位、实体权利配套保障措施的缺位、起诉条件的严格限制、诉讼相关费用的高昂以及法律援助制度的不完备等,针对这些障碍应通过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司法救济权、改革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以及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等措施进行改善。

关键词(KeyWords): 弱势群体;可行能力;司法救济权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璐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3.03.034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