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择精神激励的方式发展中国经济的原因The Reason for MAO Ze-dong's Choosing Spiritual Stimulation to Develop Chinese Economy
林志友;
摘要(Abstract):
毛泽东与当时中共的其他领导人相比,他真正把握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本意。同时,毛泽东尤其相信,战争年代的那种革命热情,并不是物质激励刺激出来的,在建设年代实行供给制,照样可以出旺盛的斗志。毛泽东当时具有理论和实践这两大资源是他选择以精神激励为主的方式发展中国经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KeyWords): 毛泽东;按劳分配;精神激励;资产阶级法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林志友;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7.03.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实践的回顾(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 [6]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 [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 [8]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 [10]曲庆彪.超越乌托邦——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 [11]高远戎.“大跃进”期间的资产阶级法权讨论及影响[J].中共党史研究,2006,(3).
- [12]李锐.庐山会议实录(增订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 [13]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