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v.44;No.186(05) 108-11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中国语境下“文化法制”的概念演进与模式建构

胡光

摘要(Abstract):

不同于"法治文化"和"法律文化","文化法制"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质的概念,是"法治中国"理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的重要体现。作为中国文化治理的特定方式,党和国家"文化法制"思维的形成经历了从"政策宣扬"到"依法规制"的探索过程。在我国特定的历史语境、时代背景、法律制度和治理需要下,中国文化领域的规范体系设计承载着除法律本体作用外更为复杂、多元的社会功能。通过对"文化法制"概念的历史性剖析和系统性回应,可以打通、串联对文化生成具有影响作用的诸如意识形态、历史传承影响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构筑法律规范与文化塑造之间的桥梁,确保文化领域立法在内在逻辑、适用性和操作性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引导、规范当代国人心灵秩序和伦理组织生活,进而创建有益于民族、国家、公民三维一体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KeyWords): 文化法制;法治文化;法律文化;文化治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光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5.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