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斋体”诗的表述特征
王守国;
摘要(Abstract):
<正> “诚斋体”——中国诗歌史上最后一种以个人的名义命名的诗体——以其独造的艺术品格赢来了众多的赞誉和青睐。但众多的杨氏崇拜者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这样一个原本极不应该忽略的问题:诚斋用何种材料又是怎样建构了带有鲜明杨氏印记的艺术品格。即“诚斋体”的语体风格呈现出何种样式的特征?又何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之所以说语言问题不应忽视,是因为语言乃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显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王守国;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88.04.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② [英]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第61页,18-19页。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 ③ 《宋诗精华录》卷三。
- ④ 《杨万里选集,引言》第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 ⑤ 钱宁《诗即隐喻》,《文艺研究》1987年第6期。
- ⑥ 《朱自清选集》第129页,开明书店1951年版。
- ⑦ 参见陈子展《中国文学史讲话》第106页,北新出版社1933年版。胡怀琛《中国古代的白话诗人》,《学灯》1924年10月4日。
- ⑧ 赵翼《瓯北诗话》卷五。
- ⑨ 秦牧《语林釆英》第4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 ⑩ 《诗的艺术》第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 (11) 《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
- (12) 《谢杨诚斋惠长句》。
- (13) 《跋杨廷秀赠族人复字道卿诗》、《奉新宰杨廷秀携诗访別次韵送之》。
- (14) 《逆朝天渎集归诚斋时在金陵》。
- (15) 《又用韵酬赠潘杨二首》、《题刘都监所藏杨秘监诗卷》。
- (16) 《和杨诚斋韵谢惠南海诗集》。
- (17) 《杨廷秀寄<南海集>》。
- (18) 《寄杨诚斋》。
- (19) 《石樵诗话》卷四。
- (20) 参见朱座诊《校园诗话》卷四、田雯《古欢堂集》卷一、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
- (21) 《宋诗选注》第177-17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