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v.45;No.192(05) 96-10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从阶级主体到多元主体身份——拉克劳与墨菲的主体身份思想研究
From Class Subject to Multi-subject Identity: A Study of Laclau and Murphy's Subject Identity

杨植迪;

摘要(Abstract):

对于结构与能动性(主体)关系的探讨是拉克劳与墨菲反思马克思主义阶级认同的出发点,也是建构其后马克思主义身份认同理论的重要线索。拉克劳认为,主体与结构关系的产生需要通过"认同化"的过程。他们以"结构错位"为前提,以多元化的"主体立场"为基础,通过"解构—建构"的方法论路径,以"多元主体身份"取代"阶级主体",从"阶级对立"转向"多元对抗",建立了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身份理论。深入研究拉克劳与墨菲的主体身份思想,对于正确评价后马克思主义以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主体;错位;后马克思主义;身份认同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ZX009)

作者(Authors): 杨植迪;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5.016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