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The Study on Philosophy of Yi Principle and Its Network
齐建民;
摘要(Abstract):
易经被誉为"三玄之冠"、"六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源。易经应用抽象符号以描述宇宙中多数现象,它的基本图象是由64卦组成,每卦又由6爻组成。384爻的相互作用具有天地人网络的特性,反映了世间万物的相互依存的特点。易经哲学的主要特性是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变化的,因此,提出易经网络性的概念,有助于描述易道变化多端的主要特性,这是在易经哲学系统论基础上的拓展与创新,更能反映易经哲学的有序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KeyWords): 易经;易经哲学;系统论;网络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齐建民;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4.03.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13.
-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61.
- [3]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3(中译本序).
- [4]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57.
- [5]CapraF,The Tao of Physics(3rd Ed.,updated).Boston:Shambhala,1991:101.
- [6]王诺.系统思维的轮回[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431.
- [7]余敦康,易学今昔[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90.
- [8]吴秋文.易道网络[C].河南安阳2002第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2002:45.
- [9]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M].北京:文津出版社,198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