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v.36;No.138(05) 6-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下通人性 上达天理——孟子的哲学思辨及其文化价值

孔漫春;

摘要(Abstract):

善于思辨是思想家孟子的突出特征。《孟子》一书通过对孟子言行的记录,表现了他在抽象思辨领域的积极探索。孟子对当时诸子讨论的一些哲学问题,如人性本真、天人关系等,阐述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诸如仁、义、礼、智等为根据,提出人具有先验之善性,首创"性善论"。关于天人关系这一问题,孟子认为,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不依赖于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人们具体的实践活动应当遵循自然界本身的运行规律。孟子"天"论中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层,便是对道德之天的体认。对于道德之天,孟子认为人们应当抱持"知天"的理性态度。他极力追求尽心、知性进而知天。孟子的哲学思辨,对中国文化的建构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孟子;哲学思辨;人性本真;天人关系;文化价值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孔漫春;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9.05.029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