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与民族圣地
仝红星;
摘要(Abstract):
民族圣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圣地密切相关,民族圣地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河洛地区是古中国的地理中心,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河洛地区是炎黄文化遗存的核心区域;在文化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也在河洛地区;从姓氏看,华人姓氏都直接或间接起源于河洛地区;"根在河洛"一词有更广泛的内涵,汉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等文化之根也在河洛地区;以洛阳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观念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河洛文化;民族圣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仝红星;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7.04.04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传统文化能否成为现代化的精神动力?[J].鲁迅研究月刊,1998,(1).
- [2]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J].文物,1976,(1);陈昌远.有关何尊的几个问题[J].中原文物,1982,(2).
- [3]陈昌远.先秦河洛历史地理与河洛文化历史地位考察[A].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C].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 [4]王子今.河洛地区生态史与河洛文化发育的自然条件[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 [5]赵启汉.仰韶遗址的发现及重大意义[A].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C].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 [6]吴少岷,徐金星.河洛文化通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 [7]仝红星,郑贞富.简论洛阳的朝圣旅游[J].河洛春秋,1999,(4).
- [8]张绍熙.我们都是黄帝子孙[M].台北:乐群图书馆基金会,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