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态伦理学新的理论增长点
孙道进;
摘要(Abstract):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生态伦理学存在着许多的先天性不足,集中表现为本体论上的"客观自然主义"、价值论上的"自然主义谬误"、方法论上的"环境法西斯主义"和认识论上的"整体神秘主义"。离开实践而单向度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导致生态伦理学走入歧途的认识论症结。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来扬弃、批判和完善自身,生态伦理学才能尽快摆脱学界的诸多诘难与指责,成为一门"直接现实性"的科学。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伦理学;缺陷;实践;超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400920);;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06-JY09)
作者(Authors): 孙道进;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7.04.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 [2]徐嵩龄.环境伦理学的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46.
- [3]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
- [5]肖前.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0.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8.
- [7]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63.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9.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6.
- [10]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