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是何时及如何获得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对国内学术界几种比较流行说法的梳理Whenever and However China got Khrushchev's Secret Report against Stalin at the 20th Congress of CPSU
蒲国良;
摘要(Abstract):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是后来中苏大论战的一个焦点问题。在赫鲁晓夫报告之后,中共中央迅速做出反应:召开多次会议商讨对策,公开发表文章阐明立场。但是,对于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和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秘密报告的文本这一问题,学术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存在着许多歧见。本文列举出目前学术界流传较广的十种说法,并试图对它们进行梳理和辨析。
关键词(KeyWords): 赫鲁晓夫;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苏大论战;中苏关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苏大论战史论”(05BKS026)
作者(Authors): 蒲国良;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6.06.02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熊复.怀念和追思———回忆同王稼祥同志相处的日子[A].《王稼祥选集》编辑组.回忆王稼祥[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 [2]刘晓.出使苏联八年[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 [3]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 [5]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修订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 [6]师哲.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层人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7]吴冷西.忆毛泽东———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 [8]吴冷西.十年论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 [9]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 [10]李慎之.李慎之叙往[A].李慎之,郑家栋.中国的道路[C].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
- [11]徐则浩.王稼祥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 [13]赵仲元.1956年随朱德参加苏共二十大[J].中共党史资料,2004,(2).
- [1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 [15]R.J.Service.The Road to the Twentieth Party Congress:An Analysis of the Events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CommitteePlenum of July 1953[J].Soviet Studies,1981,(2).
- [16]尼.赫鲁晓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A].罗伊.梅德韦杰夫.赫鲁晓夫的政治生涯[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 [17]沈志华.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A].李丹慧: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18]K.Аймермахер(глвныйредактор).ДокладН.С.ХрущеваокультеличностиСталинанаХХсъездеКПССдокументы[M].Москва:РОССПЭН,2002.
- [19]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 [20]查尔斯.波伦.历史的见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 [21]外交部档案馆.伟人的足迹———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 [22]尤金.与毛泽东同志谈话记录(1956年3月31日)[J].国际社会与经济,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