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制度的完善思路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以电子证据规则为视角
张凯;
摘要(Abstract):
目前网络环境中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以法制的手段实施治理需要完善电子证据的相关规则。这既需要考虑当前的诉讼理念与诉讼手段现代化的背景,也应当注意其与传统的证据理论的交融。电子证据时代证据运用理念的科学化趋势和证据裁判主义的要求,都成为完善电子证据规则的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网络虚拟社会;和谐;电子证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张凯;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7.05.03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秉志,卢建平.中国网络犯罪的现状及特点[J].检察日报,2003-07-03
- [2][德]科殷.法哲学[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德]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史尚宽,法律之理念与经验主义法学之综合[J].中西法律思想论集[C].台北:汉林出版社,1984;蒋安,李蓉.诉讼观念的变迁与司法改革[J].法学评论,2002:(1);王新清,李蓉.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1);赵钢,占善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J].中国法学,1998:(1).
- [4][意]莫诺.卡佩莱蒂.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M].徐昕,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5]张斌.视听资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 [6]蔡墩铭.刑事证据法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