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之殇与差异性之痒
王坤
摘要(Abstract):
<正>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思想界发生的最大变化,恐怕莫过于中心的转移:向来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竟然在不经意之间,端坐在以不食人间烟火著称的哲学殿堂顶层。德里达、巴尔特、福科、德勒兹、鲍德里亚、利奥塔、拉康、巴塔耶……如果绕开这些在苍穹间闪耀的群星,当代思想史还能写下去吗?不知牛气哄哄的欧美列国,如何看待这一不同寻常的变化,尤其不知产生了康德、黑格尔等大师的日耳曼民族,如何看待人类思想中心的转移。无论如何,绝不能把这看作德国衰退的标志,理由太简单:东德、西德的和平统一,该是国力多么强盛、国运多么昌隆的标志呀!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CZW10)
作者(Author): 王坤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3.0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