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v.45;No.192(05) 85-8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的“Khumdan”与“Serag”考析
Analysis of "Khumdan" and "Serag" in "The Nestorian Monument in China"

陈凤姑;杨共乐;

摘要(Abstract):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的"Khumdan"与"Serag"是学界长期关注的学术疑难问题。通过对古叙利亚文的深入研读及对中外文献记载的认真比对,可以确证"Khumdan"为唐长安的外来译名,而Σηρα(Sera)则是古代西方尤其是叙利亚地区对洛阳的具体称谓,《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出现的古叙利亚文"Serag"则是承继这一传统称谓的结果,其所指就是洛阳。

关键词(KeyWords):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Khumdan;Serag;长安;洛阳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重大项目(11JJD770022)

作者(Authors): 陈凤姑;杨共乐;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5.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