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v.47;No.205(06) 86-9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宋代乡名的更改及其社会文化寓意

王旭;

摘要(Abstract):

宋代存在大量改易乡名的情况,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寓意。总体来说,乡名的更改有雅化和儒化的趋势,体现出赵宋王朝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以及重视科举文教事业的统治思想。很多地理型乡名被愿景型乡名取代,其原因可归结为乡的性质和职能的转变,即乡由能处理行政事务的基层区划单位演变为乡村田地登记及税率核算基本单位。改易乡名并非单纯以迎合统治阶层教化和基层治理为目的,而是不同阶层合力的结果,掺杂了基层民众的需求和利益。从实际效果来看,通过改易乡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一道德,同风俗"的社会控制效果。

关键词(KeyWords): 宋代;乡里制度;乡名;社会文化寓意;基层治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第64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M642331)

作者(Authors): 王旭;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20.06.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