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孝道在新农村背景下的现代功能及重构途径
张爱红;
摘要(Abstract):
传统孝道是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条件下孕育而生的,是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产物,有着其合理的内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作为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产物的传统孝道有其落后和局限性,我们要通过弘扬传统孝道意识、转变老人自身的孝道观念等几个方面实现农村新型孝道的重建。
关键词(KeyWords): 孝道;新农村;现代功能;重构途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张爱红;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7.03.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3]吴国卿.居家养老和社会化服务[J].社会,2000,(12).
- [4]叶乃滋.谈在个社会树立“孝道”观念[[J].社会科学,1992,(2).
- [5]李祖扬.现代文明与孝伦[J].道德与文明,2001,(6).
- [6]郑晨.论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孝德[J].家庭,1996,(6).
- [7]郭秀娟.传统孝观念在当代农村的继承与变迁——以汶上县汶上镇北门大街第三生产小组为例[J].石油大学学报,2004,(12).
- [8]潘剑锋.弘扬孝文化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