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v.44;No.182(01) 120-12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儒家哲学的“移植”、意义阐发及未来扩展——南乐山的儒家哲学思想

程志华,许敬辉

摘要(Abstract):

作为美国"波士顿儒家"的代表人物,南乐山认为,儒家哲学可以"移植"到西方世界。不过,"移植"后的儒家哲学须"有所作为",唯有如此,儒家哲学才可获得自身发展,也才可为人类哲学作出贡献。一方面,儒家哲学可具有现代意义。在西方哲学,"创造"含义为"无中生有",它体现的是"被创造世界"的"确定性"与"创造源泉"之"非确定性"的不对称。儒家哲学的"创造"为"变化"即"萌生"之义,它忽视超越事物的"确定性",而重视具体事物的"内在确定性",二者关系即为"不对称"。因此,儒家哲学可助于理解西方哲学的"创造"观念。另一方面,儒家哲学应拓展话语范围。即,儒学作为一个"活的传统",面对西方现实生活,它应在"形而上学"、"哲学宇宙论"、"人性论"和"社会理论"四个方面,解答西方文化对这些问题的关切,从而深化儒学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波士顿儒学;儒家哲学;移植;意义阐发;未来扩展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FZX03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3YJA720004)

作者(Author): 程志华,许敬辉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1.015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