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作为本体的、价值的、实践的主体性
黄崴
摘要(Abstract):
主体性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即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体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系统整合特性,是人以其知、情、意为内在基础和动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追求真、善、美和自由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
关键词(KeyWords): 主体性;本体;价值;实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黄崴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97.02.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7页。
- ②(15)(17)(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17、17、18页。
- ④⑥潘菽:《论人的实质的自然方面——新三界说》,瞿葆奎主编《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173页。
- ⑤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29页。
- ⑦⑧[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7、69—70页。
- ⑨(13)[法]让一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3页。
- ⑩[美]埃里希·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4页。
- (11)(12)[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4、75页。
- (14)《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8页。
-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