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写作中的东方形象——以《午夜之子》为中心
齐园
摘要(Abstract):
边界写作中的东方形象是指东方裔的移民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母国形象,反映的是后殖民文化的混杂性和矛盾性。《午夜之子》中的主人公形象萨里姆与印度形象相互交织,纠结为一体,是印度形象的隐喻性描写,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可以解读出作者对后殖民印度文化的理解:多面性、矛盾性、分裂性、不确定性。这种"边界写作"的意义在于作家利用自己的两重文化身份制造了超越出二元对立之外的第三个角度即对立身份、对立文化和对立立场的和解地带,更大程度地接受多重自我和多重身份的概念,在跨越民族界限的基础上化解认同危机与文化隔阂。
关键词(KeyWords): 边界写作;后殖民;东方形象;印度文化;《午夜之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WW019)
作者(Author): 齐园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5.02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Salman Rushdie.Imajinary Homeland[M].London:Granta Books,1991:394.
- [2]Salman Rushdie.The Midnight’s Children[M].刘凯芳,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 [3]G.R.Taneja&R.K.Dhawan.The novels of Salman Rushdie[M].New Delhi:Prestige Books,1992:33.
- [4]James Harrison.Salman Rushdie[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1992:54.
- [5]于桢桢.论中西文学视野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关联[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