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v.45;No.192(05) 15-2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国家治理研究的理论范式、认知误区及发展进路
Theoretical Paradigms,Cognitive Misunderstandings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e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Research

陈跃;李娜;

摘要(Abstract):

国内学者立足于治理理念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学术成果。整体来看,对国家治理的概念、治理主体、提出背景、构建路径等提出诸多有独创性的学术观点。具体而言,基于国家治理内涵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范式、西方范式、中国特色范式等三个学派;围绕"谁来治理"的研究主体而产生"二元主体""三元主体"及"多元主体"的主体范式;着力于国家治理模式转型而衍生的"二阶段论"及"三阶段论"的理论主张;基于国家治理价值定位,认为政府与市场失灵和结构转变是国家治理研究成为显学的主因。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过分关注西方中心范式的倾向、忽视范式假设的前提错误、研究视角单一等不足和问题。未来"国家治理"的研究,理应加强对国家治理的时空观、规律性和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等维度的考量,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探索建构适合本国国情的国家治理理论体系。

关键词(KeyWords): 治理;国家治理;理论范式;时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17年重大项目(2017YZD14)

作者(Authors): 陈跃;李娜;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5.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