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周瑜“斗智”故事的演变与对手型“知音”文化Changes and Cultural Mentality Underlying in Zhouyu and Zhuge liang's Battle of Wits
李春阳;
摘要(Abstract):
诸葛亮与周瑜的"斗智"故事有一个逐渐演变发展和"虚构"的过程,《三国志》中两人几无交集,及至元杂剧和平话中,诸葛亮和周瑜"斗智"的故事逐渐彰显。在《三国演义》中,围绕赤壁之战和夺取荆州,大肆铺陈两人的斗智斗勇,故事情节更为完善。在这一故事生成的历史过程中,"对手型"知音的文化意蕴逐渐凸显。在文学创作中,作为知音文化的变体,这种"对手型"知音的渲染体现了士人对知音文化认知的一种取向与心态,这一文化心态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历史巨变中身不由己的对立与相互欣赏。
关键词(KeyWords): 诸葛亮;周瑜;对手型知音文化;《三国演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春阳;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5.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 [2]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 [3]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 [4]钟兆华.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
- [5]杨润秋,苗怀明.是圣手丹青还是艺术败笔——《三国演义》周瑜形象得失新探[J].明清小说研究,1999(3).
-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
- [7]陈曦钟,等,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 [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 [9][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朱可人,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