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理论转型:从传统刑法到风险社会中的刑法
刘媛媛
摘要(Abstract):
现代社会中的风险表现为难以感知性、难以计算性、延展性以及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确认等特征。制度论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对现代社会发展脉搏的准确把握,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在风险社会理论背景下,传统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和责任主义均面临着一系列危机。现代刑法需要在法益观念、立法模式及基本性质等维度对风险社会理论作出回应。
关键词(KeyWords): 风险社会;危险理论;刑法转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2011)D50)
作者(Author): 刘媛媛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3.04.03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田国秀.风险社会环境对当代个体生存的双重影响[J].哲学研究,2007(6).
- [2]姜俊山.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法学院,2010:42.
- [3]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7.
- [4]H.Kunreuther.P.Sloviceds.,Challenges in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Special issue),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96:545.
- [5]张明楷.“风险社会”若干刑法理论问题反思[J].法商研究,2011(5).
- [6][德]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25.
- [7]王立志.风险社会中刑法范式之转换[J].政法论坛,2010(2)
- [8]黎宏.结果无价值论的展开[J].法学研究,2008(5).
- [9]王振.坚守与超越:风险社会中的刑法理路之流变[J].法学论坛,2010(4).
- [10]薛晓源,刘国良.法治时代的危险、风险与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