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张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思想之比较
苏全有;汤爱民;
摘要(Abstract):
<正> 19世纪末至本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当中涌现了两个著名的企业集团:一个是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一系列企业——大生集团;另一个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无锡、上海等地创建的茂新面粉系统和申新纺织系统——荣氏集团。这两家集团几乎同时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执中国实业界之牛耳。据1921年统计,大生所属27家企业资本总额为3400万元,①荣氏集团所属16个企业资本共计1043万元,②为同期其它民族资本企业所远不及。随着1922年国内外市场萎缩局面的出现,两家企业集团同时遭受多方面冲击,荣氏集团果断采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对策使企业顺利渡过难关,而大生集团继续因循守旧终至一蹶不振,1925年因债务负担过重被迫由金城银团接收。这颗通海明珠无论在资产总额还是社会影响方面都居于荣氏集团之上,为什么竟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呢?以往论者多囿于强调外部市场的重要作用,或停留在对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探讨,难免有偏颇之处③。本文拟就这两家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思想作一比较,以昭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对近代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苏全有;汤爱民;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93.02.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民国人物传》第1卷,第264页.
- ② ⑧ (14) 《荣家企业史料》上册,第250、 156、 75页。
- ③ 这方面的论述见林刚《试论大生纱厂的市场基础》,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谢本书《论张謇的棉铁主义》,载《贵州社会科学》1987年第12期;曲从规《荣家企业的创办及其经营管理》,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等.
- ④ 《资本论》第1卷,第300页
- ⑤ 依《荣家企业史料》第58、 184、 113页计算.
- ⑥ 柏铮、盛斌:《从资本积累看荣家企业发展》,载《历史教学》1984年第5期.
- ⑦ 单强:《经营管理与大生纱厂的衰败》,《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 ⑨ 张謇:《海关进出口货价比较表序》,《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六
- ⑩ 张謇:《师范学校开校演说》,《张季子九录·教育录》卷四
- (11) 章开沅:《张謇传稿》第145页
- (12) (17) 《大生档案》2-1-141:《沪事务所吴寄尘为借款问题给张謇的信件》
- (13) (18) 《荣家企业发展史》第79、 83页.
- (15) 李国伟:《荣家经营纺织制粉六十年》,《工商史料》第1辑.
- (16)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三
- (19)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第381页
- (20) [日]中井英基:《清末棉纺织企业的经营与市场条件》,《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八)第129页.
- (21) 刘謇生:《张謇传稿》第251页
- (22) (23) 《六生纱厂股东会宣言书》,《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八
- (24) 张謇:《厂约》,《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一
- (25) 张謇:《为实业致吴季诚函》,《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