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史诗性主题
杨晓丽;
摘要(Abstract):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史诗性小说领域最与众不同的小说家,他美国边疆神话为基础建构美国史诗性小说,宣扬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代表作《路》塑造了父子二人在光怪陆离的类像世界中艰难的求生之旅,小说着力渲染与主流小说不同质的"路"的三重隐喻主题:生命、暴力、救赎,这一系列相互异质却又相互关联的主题变奏以后启示录式的叙事文本深入探究人性,提升了美国边疆史诗性小说的高度,进一步扩延了美国文学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KeyWords): 科马克·麦卡锡;《路》;史诗性小说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52039);;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2019JG164)
作者(Authors): 杨晓丽;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20.02.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吉尔伯特·默雷:《古希腊文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页。
- (2)王先霈:《论史诗性》,《社会科学》,1984第6期,第111-115页。
- (3)Owens Barcley:Cormac McCarthy’s Western Novels,Tucson: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2000,p.68.
- (4)Chabon Michael :“After the Apocalypse”,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Retrieved.2009.11.28.
- (5)威廉·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婚姻:布莱克诗选》,张德明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第10页。
- (6)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4页。
- (7)Greenwood Willard P.:Reading Cormac McCarthy,Santa Barbara,California:ABC- Clio,LLC,2009,p.77.
- (8)Cant John.The Road,in Cormac McCarthy,Harold Bloom ed.New York:Infobase Publishing,2009,p.186.
- (9)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 (10)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67页。
- (11)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3页。
- (12)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55页。
- (13)阿尔贝·加缪:《加缪文集》,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627页。
- (14)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5页。
- (15)梅尔维尔·霍桑:《美国经典散文》,董衡巽,朱世达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 (16)陈爱华:《暴力外衣下的人性探索:论科马克·麦卡锡小说中的宗教情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117-121页。
- (17)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6页。
- (18)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6页。
- (19)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52页。
- (20)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44页。
- (21)维多利亚·林恩施·密特:《经典人物原型45种:创造独特角色的神话模型》(第3版),吴振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6-91页。
- (22)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38页。
- (23)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 (24)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160页。
- (25)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38页。
- (26)王维倩:《圣杯何在: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圣杯母题解读》,《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第3期,第19页。
- (27)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36页。
- (28)李维屏,邹娟:《冲突·磨合·超越:论麦卡锡〈路〉中的父子伦理关系建构》,《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4期,第7页。
- (29)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 (30)安·兰德:《致新知识分子》,冯涛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页。
- (31)陈爱华:《暴力外衣下的人性探索:论科马克·麦卡锡小说中的宗教情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120页。
- (32)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 (33)科马克·麦卡锡:《穿越》,尚玉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66页。
- (34)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58页。
- (35)卡夫卡:《误入世界:卡夫卡悖谬论集》,叶廷芳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 (36)科马克·麦卡锡:《路》,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256页。
- (37)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页。
- (38)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3页。
- (39)Arnold Edwin T.:“Go to Sleep:Dreams and Visions in the Border Trilogy,” A Cormac McCarthy Companion:Edwin T.Arnold and Dianne C.Luce ed.Jackson.Mississippi: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1,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