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卮谈
杜常善
摘要(Abstract):
<正> 近几年以来,新兴的写作学与已有较长历史的文艺学并驾齐驱,蓬勃发展,呈现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令人可喜可贺.笔者作为一名写作学爱好者,不甘寂寞,愿与同仁一道努力奋进,为新兴的写作学贡献自己的一得之见.本文所说的“仿写”,即通常所说的“摹仿”、“模仿”.对于仿写,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肯定的,认为仿写是学习写作者不可逾越的过程,“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是创造的第一步”.另一种是否定的,或认为仿写“是一种玩艺儿”,或把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杜常善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86.z1.03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茅盾文集》卷十.
- ②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10页。
- ③ 《文章作法》第4页,夏丐尊刘薰字合编,一九八三年十月浙江新版。
- ④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
- ⑤ 《读写知识报》中学版第92期.该文是为拙编《仿写指要》写的序言,发表时题名《仿写谈》。
- 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一九八五年第七期,文章题目《内容仿写与形式仿写》。
- ⑦ 武汉《中学语文》一九八四年第五期,文章题目《提高中下等学生作文能力琐 谈》。
- ⑧ “点铁成金”说见黄庭坚《答洪驹文书》,《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
- ⑨ (18) 叶梦得《避署录话》卷上,《学津讨原》本。
- ⑩ 李耆卿《文章精义》。有正书局石印本《文学津梁》。
- (11) 郑瑗《非观琐言》卷二。
- (12) (15) 孙奕《履斋示儿编》卷七,《知不足斋丛书》本.
- (13) 史绳祖《学斋佔华》卷二。
- (14) 洪迈《容斋随笔五集》卷九。
- (16) 吴可《荆溪林下偶谈》卷一。
- (17) 杨万里《诚斋诗话》,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本
- (19) 《李文公集》卷六。
- (20) 《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六。
- (21) 有正书局石印《文学津梁》本《文章薪火》。
- (22) 《新文学史料》一九八五年第三期114页。
- (23) 《记事珠》第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 (24) 《中学读文教学研究》第7-8页,一九四○年(昆明)中华书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