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通感的神经机制初探——从钱钟书《通感》一文说起Preliminary Discussion about Neural Mechanisms of Aesthetic Synaesthesia——Talk about it from Qian's “Synesthesia” thesis
阮学永;
摘要(Abstract):
在审美活动中,通感状态往往代表着一种极致的审美愉悦。因而,探究其奥秘,是审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脑区功能整合及其复杂神经联系,是审美通感产生的重要基础。其中,动觉机制,中脑上丘对视、听、触这几种感觉的整合,皮层中枢特别是额叶眼眶皮层对大范围感觉的增益和调制,不同感觉间相同的深层神经机制,都影响了审美通感的生成。
关键词(KeyWords): 审美通感;神经机制;通感症;动觉经验;视听互通;感觉增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4-gh-185)
作者(Author): 阮学永;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4.04.0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Michael S.Gazzaniga,Richard B.Ivry,George R.Mangun.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周晓林,高定国,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35.
- [2]詹姆斯·卡拉特.生物心理学(第10版)[M].苏彦捷,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 [3]钱钟书.通感[C]//七缀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62-76.
- [4]A.朗斯塔夫.神经科学[M].韩济生,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 [5]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C]//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205.
- [6]尼采.尼采文集·查拉图斯特拉卷[M].周国平,等,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93.
- [7]冉祥华.美育心理神经机制研究视角[J].心理科学,2009(2):401-403.
- [8]戴维·J.林登.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M].沈颖,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99.
- ①参见拙文《审美快感的脑神经基础》,《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