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权责结构的历史嬗变及其评价——基于生态位的分析视角Historical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Evaluation:A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Niche
陈良雨;
摘要(Abstract):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需要对高等教育治理历史的整体把握与系统考量,以掌握高等教育治理的宏观发展趋势。其中,"绝对宽度与完全重叠"是对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治理主体间生态位的高度概括,体现为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一家独大。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治理主体间的生态位主要体现在宽度改造与相对分离,推动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由"领域合一"走向"领域分离"。新时期,高等教育治理主体间的生态位的特征则表现为宽度优化与错位取向。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权责结构的历史嬗变的评价,推进协同演化、强化权责边界以及促进权责异构,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位;高等教育治理;权责结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GL165)
作者(Author): 陈良雨;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2.02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10.
- [2]张明新.媒体竞争分析:架构、方法与实证——一种生态位理论范式的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78.
- [3]周彬,钟林生,陈田,张爱平,戚均慧.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4(6).
- [4]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6(5).
- [5]姚争.新兴媒体竞合下的中国广播[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4:109.
- [6]沈亚平,陈良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生态位困境及优化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6(3).
- [7]瞿葆奎.中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2.
- [9]金国华.教育行政法规汇编与点评[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98.
- [10]胡松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史1949-2009(下)[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1363.
- [11]教育部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汇编(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0.
- [1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 [13]张敬文.企业战略网络演化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