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域下的国外小说研究及其不足——重读《白鲸》
樊凡;
摘要(Abstract):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它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叙述,使得亚哈与莫比—迪克都成为意蕴丰富的象征体。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生态批评的出现和流行,这篇小说从反面的意义上给人类提出了关于生态危机的警告,在揭示和暴露生态负价值的基础上所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期望。生态批评的困境在于:以实玛利对非人类的生命所表示的"同情",很难上升为与自然相融的伦理高度,而无论是解除生态危机还是与自然和解,人类都无法忽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关键词(KeyWords): 《白鲸》;亚哈;象征;生态批评;困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樊凡;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3.03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7.
- [2]卡尔—海恩茨·威尔茨贝尔格.序[G]∥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莫比—迪克.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XVII.
- [3]李万钧.试论《白鲸》[J].国外文学,1988(3).
- [4]陈秋红.《白鲸》象征意义的文化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1997(2).
- [5]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莫比-迪克[M].曹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 [6]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文学评论,2009(1).
- [7]邹渝刚.《白鲸》的生态解读[J].山东大学学报,2006(1).
- [8]曾繁仁.人类掠夺自然的悲剧警示:小说《白鲸》重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3).
- [9]刘文良.当前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缺失[J].云南社会科学,2007(5).
- [10]郭海平.《白鲸》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9(3).
- [11]高田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吗——关于环境伦理的争论[J].哲学研究,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