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以欲望论为基础的经济思想Xun Kuang's Views on Desire and Its Economic Thoughts
叶世昌,冯华
摘要(Abstract):
荀子认为义利为人所两有,但好利是人的本性,这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人"假设是一致的。荀子所说的对利的需要从主观上说就是人的欲望。荀子对欲望持肯定态度,主张按等级身份适当满足各种人的欲望,做到消费欲望的满足和消费资料的增长相适应。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使财富不断增加,为此必须实行激励政策。荀子的欲望论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KeyWords): 荀子;义利论;欲望论;激励思想;经济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叶世昌,冯华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4.02.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谈敏.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经济研究[J].1990,(6);谈敏: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P4.
- [2]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 [4]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6—105.
-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13—14.
-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