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理论意蕴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to Civil Code
李宏;
摘要(Abstract):
民法典作为社会化事物,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必有其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民法总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第一条,作为中国民法典编纂的立法宗旨和价值统领,从哲学视角看,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民事立法的指导,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发展这一重大课题。从历史的视角看,总结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大举措。从文化的视角看,为创设具有时代特点、中国特色、民族精神的新时代民法典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表达了民法典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更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价值体系。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哲学基础;历史底蕴;文化内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BFX015)
作者(Author): 李宏;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3.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德顺.价值论研究的几个疑点辨析[J],吉首大学学报,2014(1).
-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3.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
- [4]薛军.人的保护:中国民法典编撰的价值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 [5]王利明.民法的人文关怀[J].中国社会科学,2011(4).
- [6]李德顺,当前的价值冲突与主流价值观到位[N],学习时报,2010-03-30.
- [7]徐国栋.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新人文主义与物文主义[G]//民法总则论文选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391.
- [8]温世扬,周珺.《物权法》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7(3).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248.
- [10]冯卓慧.罗马私法进化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5.
- [11]喻中.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空坐标[J],政法论坛,2007(4)
- [12]赵晓耕.身份与契约: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2.
- [13]杨立新.编纂民法典必须肃清前苏联民法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2).
- [14]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42.
- [1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04.
- [16]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9.
- [17]王歌雅,论继承法的修正[J],中国法学,2013(6).